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上學年增15% 教育局:推廣「留學香港」成效初顯

教育局表示,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的工作已見成效。(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自2024/25學年起調高一倍,達到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40%,該學年非本地生人數錄得15%增長,由23100人增至26600人,學生來自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教育局表示,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的工作已見成效,政府將繼續密切關注進一步調整非本地生限額的需要。

局方亦指出,正積極推進「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計劃,預計最早可於2026年(洪水橋)、2029年(牛潭尾)及2030/31年(新界北)分階段完成土地平整,以供興建校舍。政府鼓勵本地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以靈活創新模式合作,開拓更多品牌課程。該區的專上教育將主要以自資模式發展,並與區內產業深化合作,以培育人才。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將於明日(5日)討論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最新進展。根據教育局提交的文件,自2024/25學年放寬非本地生上限後,各資助大學積極利用放寬後的限額招收更多非本地生。過去三年,在港修讀經本地評審全日制專上課程的非本地生人數,由2022/23學年的54500人顯著上升至2024/25學年的79300人,增幅達45.5%。

在2024/25學年,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生人數為26600人,較上一學年的23100人增加15%。其中約17200人正修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涉及超過200個課程,相當於該修課程度本地學額的23.2%。

局方補充,與2023/24學年相比,來自印尼、哈薩克斯坦及越南修讀修課課程的非本地生人數有顯著增長,增幅分別約17%、33%及97%。

另一方面,現時有六所本地自資院校獲准招收內地學生入讀其學位課程。國家教育部已同意由2025/26學年起,將相關院校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課程的內地生人數限額放寬至最高40%。隨着相關安排持續優化,在香港修讀自資課程的非本地生人數由2022/23學年約4600人,增至2024/25學年約8300人,上升八成,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界別健康穩健發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上學年增15% 教育局:推廣「留學香港」成效初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