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打破西方敘事 重構東亞格局

文/舒城

202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的鐵流與蒼穹間的戰機轟鳴,不僅是對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紀念,更成為一場重塑全球歷史敘事與地緣格局的盛大宣言。當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其他多國政要齊聚觀禮台時,日本政府卻正通過外交渠道緊急游說歐亞國家「避免出席」相關活動,而特朗普則在美國的深夜破防——這種近乎失態的恐慌,暴露了其面對歷史真相與國際地位雙重挑戰時的深層焦慮。

普京與金正恩在閱兵後舉行會談,中俄朝的聚首在此次閱兵中呈現特殊意義。普京在參加上合組織峰會後赴京閱兵,朝鮮代表團同期抵達,三方共同凸顯了「東方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決定性貢獻。與歐洲戰場相比,東亞犧牲的規模與慘烈程度長期被西方敘事邊緣化:中國軍民傷亡超3500萬,蘇聯人口損失約2700萬,而朝鮮半島損失佔當時總人口比例的近一半。此次中俄朝三方領導人的共同觀禮,不僅是對歷史正義的追認,更是對單極敘事的矯正。

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台破防發文,將中俄朝正常外交互動曲解為「反美陰謀」,暴露了美國戰略焦慮的深度。而五角大樓對所謂「反美陰謀」的應對則是暴增的披薩店流量——印證了美國軍方的高度緊張與被動反應。

日本的反常恐慌源於歷史修正主義路線的脆弱性。多家媒體報道,日本向歐洲和亞洲國家發出正式或非正式「勸阻」,要求避免出席中國的抗戰紀念活動,藉口是這些活動被用來「宣傳反日情緒」。日本既想擺脫戰敗國的標籤,又不願承認發動侵略戰爭的錯誤,鑄就了其無法調和的身份困境。

美國的破防和日本的阻撓恰恰證明了閱兵的成功,它像一面照妖鏡,讓歷史修正主義無所遁形;它也像一座分水嶺,標誌着東亞秩序正向「多極平衡」轉型。

軍工與科技能力正轉化為歷史話語的底氣。閱兵式上,中國展示了軍事現代化的跨越式成就,全面彰顯了國防實力。中國通過閱兵向世界證明:歷史解釋權不再由西方壟斷,日本也休想再通過修改教科書等一系列不正當行為企圖曲解歷史真相。

九三閱兵的轟鳴逐漸遠去,它激起的歷史波瀾卻將長久震盪世界。真相不會永遠沉默,霸權敘事是終將讓位多極平衡的;實力支撐話語權,東方戰場的血淚是人類文明不可遺忘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九三閱兵|打破西方敘事 重構東亞格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