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港人看九三閱兵 不僅僅是自豪

文/張永恒

今天上午,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

九三閱兵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其深遠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由香港各界人士組成約360人的龐大代表團到北京參與盛典,充分展現了香港同胞與祖國血脈相連的情感紐帶。這支由抗戰老兵後代、青少年團體和各界代表組成的隊伍,不僅展現着當代香港人的精神風貌,更串聯起跨越八十年的家國記憶。

相信遠在幾千里之外,通過屏幕觀看直播的香港人,看到整齊的方隊,看到「大國重器」駛過天安門,看到很多國家領導人參與的九三閱兵儀式,也是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為國家的繁榮、強大而自豪,為香港更好融入祖國發展而驕傲。

八十年前,在那場持續14年的血火淬煉中,有一座「東方之珠」始終與祖國同頻共振,有一群熱血兒女用生命與熱血鑄就了不朽的抗戰豐碑。香港的抗戰,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一部分;香港的記憶,是人類共同記憶的一分子。2025年9月3日,當我們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莊嚴時刻回望香港——這座城市用資金、物資、人力乃至鮮血,書寫了一部「小城大義」的抗戰史詩;用國際視角下的戰略貢獻,證明了自己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因此,香港人對九三閱兵的感受必然深刻而多元。一方面,許多港人的先輩確曾參與抗日戰爭,為國家民族付出犧牲,這段共同歷史記憶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的重要情感基礎。閱兵式上展示的國防現代化成果,不僅讓人感受到國家軍事實力的提升,更讓香港同胞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

從九三閱兵儀式中,香港社會可以學到的是,國家安全與繁榮穩定息息相關。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就難有安居樂業的環境;沒有國家的整體發展,就難有香港的長期繁榮。這次閱兵也是生動的國民教育,讓年輕一代更直觀地了解國家發展歷程,增強國家和民族認同感。

閱兵儀式,帶給香港的啟發還在於:香港既是國家的一部分,就應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發揮自身獨特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這種參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

撫今追昔,料會讓很多香港人感慨萬千。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在「一國兩制」的正確指引下,香港穩步向前發展。特別是在融入國家發展層面,2017年7月1日,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明確了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大灣區」概念和創意閃亮登場。

近年來,大灣區建設取得了實質性的顯著成果: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佔全國GDP的12%;建成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超級工程;培育了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橫琴、前海等區域在制度創新上實現突破。今年9月1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最新排名顯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東京—橫濱」,躍居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榜首。這一歷史性突破,不僅是簡單的名次更迭,更是全球城市集群競爭力創新格局的重構。

近年來,香港各方面的表現越來越亮眼。全球競爭力排名升至世界第三,商業法規和政府效率都穩居世界前列。經濟方面,第二季度GDP預估增長3.1%,恒生指數領跑全球,港交所募資額更是全球第一。還有,香港5所大學進入全球百強,新的輸入人才計劃實施以來,香港吸引了21萬高端人才;國際調解院總部也落戶香港,這些,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月兒彎彎的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當香港同胞見證國家實力的壯大,感受到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豪時,這種情感共鳴將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深度融合,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相關閱讀:

點論|以抗戰精神之光 照亮香港可持續發展之路

講真D|抗戰勝利80周年 強國強軍守護和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港人看九三閱兵 不僅僅是自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