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天(9月3日)上午,抗戰勝利日閱兵隆重上演。自主巡弋,出擊深藍。海上無人作戰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這個方隊受閱的新型無人潛航器、無人艇、無人布雷系統,具備隱蔽布放封鎖、自主探測識別、集群組網攻擊等作戰能力,是海上作戰的「奇兵利器」。海上無人作戰方隊由海軍某部牽頭組建。
無人潛航器是一種在水下自主或遙控執行任務的智能化裝備,能進入人類難以到達的危險或深海區域,通過搭載傳感器和武器系統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已成為現代海軍作戰的重要補充。
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解放軍首次公開展示HSU001無人潛航器。該型無人潛航器可執行水下偵察、掃雷、反潛等任務,大大強化海軍水下戰場態勢感知能力。2022年珠海航展亮相的「鱘魚」ST001無人潛航器,採用水下無綫通信,實現遠程遙控遙測,可執行多樣化任務。

在今年九三閱兵中,又一款代號為AJX002的無人潛航器首次公開亮相。與上述兩款無人潛航器不同,長、細、直是其外形上的最大特點。AJX002長約18-20米,採用魚雷流線外形,以及能最大利用空間、造價較低的菱形圍殼設計,配備泵噴推進系統。有分析指,受長度和菱形圍殼影響,AJX002並非側重航速和機動性能,料定位為隱蔽偵察。

作為HSU001升級迭代型號,體型更粗、帶X尾舵的無人潛航器HSU100也在本次閱兵同步亮相。除了聲吶,該型無人潛航器有充足空間攜帶小型魚雷,具備察打一體能力。
在全球同類型裝備中,目前美國擁有「虎鯨」無人潛航器,航程雖能達到6500海里,但航速僅8節,專注布雷與情報收集,潛航器本身並無攻擊能力,且智能化程度較低。俄羅斯的「波塞冬」核魚雷則是以核威懾為導向,航速達到70節,潛深1000米,可攜百萬噸級核彈頭。然而,「波塞冬」的定位十分單一,僅用於戰略核報復,不僅成本高昂且實戰靈活性低。



除了隱蔽性強、可規避人員傷亡的特點,無人潛航器的核心優勢就在於成本低、可大批量投放,特別適合高危環境下的持久部署。未來,中國水下無人潛航器「高速衝刺、低速續航」的集群作戰,將極大改變水下作戰模式。

(點新聞記者宋偉報道)
相關閱讀:
(不斷更新)東風-61、鷹擊-21!這些新武器,聽都沒聽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