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點ESG|香港綠色周下周開幕 四大看點聚焦氣候政策與金融科技

【點新聞報道】由投資推廣署與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辦的第二屆「香港綠色周」活動將於下周一(8日)正式啟動。活動將展示香港在可持續方面的重點發展及成果,包括政策藍圖、穩健的監管框架,以及促進國際合作的堅定承諾。主辦方亦期望為具影響力的綠色項目引資,推動轉型金融的創新方案,並支援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市場的建設能力。

作為香港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年度盛事,本屆「香港綠色周」將以「共鑄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持份者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台。活動匯集逾50家本地與國際公私營機構,推出超過35場活動,共同應對當前最迫切的議題。根據官方日程,將有以下四大看點引領全球對話。

亞太氣候論壇 探討四大議題

9月9日由金管局與國際金融公司聯合主辦的「2025亞太區氣候業務論壇」將成為活動的重頭戲。論壇將集結氣候商業與金融領域的決策者,展開務實行動討論,共同推動亞太地區實現綠色化、高韌性、包容性轉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即將召開之際,論壇邀請可持續商業及金融領域的高層決策者,聚焦以下四大關鍵議題開展討論:人工智能賦能氣候轉型、供應鏈綠色化路徑、氣候適應技術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

M+博物館「造物記」展覽 探究造物過程

霓虹燈牌閃耀之前,有設計師手繪草圖,對每一盞燈精研細算;「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之前,有工匠「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層疊密布在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澆築了建築師的不少心血……賞物容易,造物卻難。去年11月起在M+呈現的展覽「造物記」,亦是此次「香港綠色周」的組成部分。該展覽作品選自M+藏品,來自眾多藝術家、設計師及建築師之手。展覽期待從製造過程出發,追溯從概念、研究到設計、生產的「造物」全鏈條,及其物與日常生活的社會網絡關聯,探究造物行為對人類生活、全球社群及生態系統產生的深遠影響,通過解構作品的靈感來源、技術實現與社會影響,幫助了解人類在造物中的角色及其與日常的共生關係,同時探討創作者如何借力創新物料與循環策略開拓差異化思維。展覽亦探討藝術家如何運用適切的設計、創新的物料和別具創意的循環再用策略,從而發掘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

  • 展覽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二至四及周末),上午10:00至晚上10:00(周五)
  • 地點:九龍博物館道38號西九文化區M+ 2樓開放式展廳

ESG工作坊 聚焦投資市場

9月10日,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舉辦的年度ESG工作坊,將匯集公開及私募市場資產管理人、專項合夥人、資產持有方代表,就可持續投資市場的新興實踐與發展進行研討。

綠色金融科技研討會閉幕式 亮出亞洲答案

作為壓軸的「2025綠色金融科技研討會」將於9月12日舉辦,研討會將探討氣候風險管理、減碳與可持續金融的前沿科技。活動將公布金管局與香港銀行學會合辦的2025綠色金融科技比賽獲獎者,表彰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傑出方案。通過專題討論,參與者將討論淨零轉型,並探討香港銀行業在綠色金融科技應用中的關鍵角色。關鍵環節包括搭建銀行從業者與金融科技人才的對接平台,以協同推動創新。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在全球氣候行動步入關鍵階段之際,世界各地持份者對『香港綠色周』反響熱烈 ,令人鼓舞,體現了各界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以及對有效解決方案的殷切需求。今屆一連串的活動,亦彰顯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生態圈的蓬勃發展,及對香港作為可持續金融中心及知識樞紐地位的認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易點ESG|香港綠色周下周開幕 四大看點聚焦氣候政策與金融科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