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金馬影后舒淇首次自編自導作品《女孩》入圍第82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將角逐最高榮譽金獅獎。她早前接受美媒Variety訪問,談及籌備超過10年《女孩》的始末,提及片中3名主角的表現,又解釋爲什麽電影聚焦1980年代台灣,稱希望此片能拯救和撫慰處於困境的人。

電影以1988年台灣為背景,經濟樂觀但社會陰影猶存。為何選擇這段時期講故事?舒淇說:「因為這是我的童年創傷。那種童年在心理層面帶來各種問題與障礙。我幸運,知道如何抗爭,離家後生活艱難,但我外向,不輕言放棄,能克服困難。如今我幸福且感恩,但童年留下的傷痕不會消失。那些黑暗日子幾乎成了看不見的疤痕,每當它浮現,身體的怪異反應讓人不適。嚴重時我會陷入黑暗。時代背景只是故事的表現形式,電影完成後,我發現這種故事在任何時代、任何家庭都會發生。我希望看過此片的人能與自己和父母和解。對為人父母者,若他們像片中角色,或許會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或會醒悟反思,讓孩子從父母那裏得到愛。我相信父母不是不愛孩子,而是不懂如何教養。他們或許有自己的困難或創傷。我希望電影能拯救和撫慰處於困境的人。
舒淇又言,於她而言,演戲與執導之間不用平衡關係,畢竟是兩種不同的專業;她只能說曾當演員很幸運,當變成導演拍首部電影,希望少走冤枉路。
《女孩》講述1988年的台灣,林小麗在毫無樂趣的環境中成長,過着安靜孤僻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遇到同齡少女李莉莉,莉莉活潑無憂的性格給了小麗很多啟發。與此同時,小麗母親阿娟的過往浮現在她腦海裏,一面是母親負面影響,一面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小麗該如何選擇?
(點新聞特約記者陳惠芳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