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8月31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行第三場記者招待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稱,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方面的協同推進下,經過廣大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時代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集中體現為「三個基本、一個充分」,包括抗戰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抗戰文物系統保護格局基本形成、抗戰紀念館體系基本建成以及抗戰文物教育功能充分彰顯。

孫德立介紹,全國年均舉辦抗戰主題展覽500餘個,超過6000萬人次觀眾走進抗戰遺址和場館。96個抗戰遺址和場館被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內地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越來越多的抗戰遺址和場館成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
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國際合作司負責人李敬先介紹,中國在境外有抗戰紀念設施和遺蹟百餘處,其中港澳地區有80餘處;國務院公布的前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港澳地區有3處,最新公布的第四批名錄中共有4處境外紀念設施,其中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鏡湖歷史紀念館。
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境外抗戰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力度。李敬先表示,今年退役軍人事務部會同外交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赴香港、澳門實地踏勘祭掃抗戰紀念設施等。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服從服務外交工作大局,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境外抗戰紀念設施,講好境外抗戰紀念設施故事,組織好祭掃紀念活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點新聞記者江鑫嫻、馬曉芳 北京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