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在今年成都世運會女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賽中,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拿下首金的運動員盧卓靈,將於今年底參加全運會。這位2003年出生的武術小將,近日在接受港媒採訪時直言,世運會的金牌給了她許多信心,將在全運會的備戰過程中更加注意體能和力量方面的訓練,同時精細化自己的音樂和動作,爭取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盧卓靈對主場比賽感到期待興奮 希望有觀眾來看自己比賽
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世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第一面金牌,由盧卓靈在女子組太極拳太極劍全能賽中,以總分19.522分奪得。盧卓靈表示,這枚世運會金牌為自己備戰全運會提供充足的推動力,「拿到這個金牌對我幫助真的很大,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心,也激勵我努力訓練,推動我為了全運會更加努力、更加堅定。」雖然她表示世運會的動作和套路也會運用到全運會,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她依舊精益求精,指將在音樂和動作方面更精細化,「比如調整音樂節奏、將音樂打磨得同我本身的套路更貼合,動作方面會更注重技術的提升和太極的融合感,還要注重難度穩定性的提升。」

盧卓靈8歲開始練武術,這位在廣州出生的武術小將,對於這次可以在主場比賽,感到非常期待和興奮,希望有觀眾來看自己打比賽。本次全運會武術比賽的賽制密集,一天就完賽,時間緊湊對體能要求不小,盧卓靈對此表示,會加強體能和力量方面的訓練,「因為兩場比賽,一天上午下午這樣就比完了,因此要有充足的體能去支撐你完成這樣一個高強度的比賽,否則就很難發揮出自己最佳的水平。」

剛從世運會回來,盧卓靈最近的訓練重點在力量和體能方面,「只要把這兩個加起來,雙臂就會恢復很多」,之後主要是提升技術難度。全運會備戰期間,她每天的訓練時間為2小時,訓練前先熱身,之後就是柔韌性的練習,再到武術基本功,再進階到難度、套路、核心力量的練習。這樣的訓練模式,讓她能夠很好應對一個月兩項比賽的強度,「可能精神上會有一點疲憊,但其實我們的訓練強度足夠支撐我在短時期內連續比賽。沒關係的,可以調整得過來。」
按全運會難度備戰世運會 盧卓靈頂住壓力奪得首金
擔任廣東隊武術太極組主教練的梁小葵表示,盧卓靈的備戰狀況一直很好,「從2023年開始,她就已經對自己很有要求,很有擔當,平時訓練的時候,她就會給自己加練,進步很快。」

對於本次全運會備戰,梁小葵指全運會含金量很高,因為武術太極拳是中國的國粹,像乒乓球和跳水一樣,高手都在國內;而且全運會武術比賽的賽制緊張,一天內比完兩場賽事,這對盧卓靈心理素質和體能的要求比平時的單項賽事高;再加上全運會的難度比世運會高,「所以這次世運會,我就要求她按全運會的套路和難度去參賽。」梁小葵說道。
梁小葵認為,太極拳的風格是從內而外、中庸內斂、綿裏藏針,整個武術隊的要求為「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雖然內在的東西是無形的,但是能通過武術的招式、拳腳和套路來體現,因此更需要提升內在。她指,盧卓靈此次世運會的成長不僅體現在技術上,也體現在心理上,二者相輔相成。她舉例指,太極有三個「氣」很重要,「氣勢」「氣韻」和「氣場」,即「上場時需要有『我是第一』的氣勢,這個原來她(盧卓靈)是沒有的。」此次世運會,盧卓靈上場之前,全場人聲鼎沸,這在平時的全國賽當中是很少見的,但是她頂住了觀眾帶來的壓力,拿下了這次世運會中國隊的首金,這是她內心成長的體現。

教練分享盧卓靈有趣往事 「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講了兩句就跑了」
教練亦回憶起盧卓靈一段有趣的往事,她指盧卓靈其實是一個性格內向安靜、不擅長與人溝通的孩子,「去年她在一個全國大型比賽上拿了冠軍,媒體採訪的時候,她講了兩句就跑了,跑到我面前我又推她回去。」後來教練也有教她一些性格方面的改變,慢慢地,盧卓靈在面對採訪時不再怯場。教練亦寄語盧卓靈「希望她做好自己,放下以前的包袱,不要管以前什麼冠軍,現在就是從零開始。因為等我們到了頂尖的時候,就會發現最大的對手,是我們自己。」
(點新聞記者麥鈞傑、劉歆報道 視頻攝製:麥鈞傑、韓秭一)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