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疾言
眾所周知,「台獨」和「反核」是民進黨兩大「神主牌」,但在島內最近舉行的「大罷免」和「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反中」路線不獲台灣主流民意支持,而反對核電的主張也受到台灣主流民意挑戰。其供奉多年的兩大「神主牌」已然瀕臨崩盤。
這半年來,民進黨賴清德當局以國民黨「立委」「親中賣台」為由發起罷免國民黨「立委」,而且為了給「大罷免」造勢,在台灣社會營造「反中」氛圍,不僅叫囂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還頒布全面限縮兩岸民間交流的所謂「17項策略」,把發表支持統一言論的三位大陸配偶驅逐出台灣,迫使她們與家人分離,還注銷了曾申請大陸證件的台灣民眾的台灣身份證。這些野蠻行徑已經嚴重侵犯台灣民眾的出行自由和言論自由。
此外,民進黨當局的「反中」、「台獨」路線也嚴重影響台灣業界的生計。台灣方面至今仍不願恢復兩岸旅行往來正常化,一方面禁止台灣旅行社組團赴大陸旅遊,另一方面不樂見大陸遊客赴台觀光。然而,台灣九成旅行社都有做大陸旅遊業務,民進黨當局的相關措施無異於斷了島內旅遊業、手信業等多個行業的財路。而且由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失去了政治基礎,大陸方面這兩年不得不取消了台灣銷往大陸的146項產品的零關稅政策,自此,這些貨物都要繳交正常關稅,導致成本大增、競爭力大減。近日,台灣方面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失敗,被美方加徵20%的重稅。拜民進黨當局的「親美反中」路線所賜,台灣業界在出口方面接連遭受重挫。
民進黨的「台獨」神主牌不僅傷害台灣民眾的基本人權,還砸了島內業界的飯碗,難怪神憎鬼厭、民怨載道。而其另一「反核」神主牌也是搖搖欲墜。在最近第二輪「大罷免」投票當天也舉行了「核電三廠延役公投」投票,雖然由於投票率未達到法定門檻而沒有通過,但支持「核電三廠延役」的同意票超過434萬張,遠高於不同意票的約151萬張。這一結果再次表明,民進黨當局推動的廢除核電政策,並未獲得台灣主流民意的認同。
當初民進黨言之鑿鑿地說,即使「廢核」,台灣電價在近十年內也不會大幅上漲,但蔡英文任內,電價就已經調漲了3次:2018年4月漲3%、2022年7月漲8.4%、2023年4月起又漲了11%。去年,賴當局又調漲工業用電,平均漲幅更是高達12.5%。過去這9年來,民進黨執政期間,島內電價漲幅高達35%。當初民進黨還說,即使沒有核電,台灣也不會缺電。然而,這些年,大大小小的停電事故不計其數,停電已經成為台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美國晶片大廠英偉達CEO黃仁勳去年到台灣時也曾表達了對台灣缺電的憂慮。他說,「AI超級電腦」需要足夠的電力,台灣面臨電力限度,將會是挑戰。
除電價大漲、電力不足之外,更令台灣社會憂慮的是民進黨當局為了填補核電發電量的空缺而增加燃煤發電,加劇了台灣空氣污染的問題。台灣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的所謂「非核家園」根本就是「肺咳家園」,「廢核」的後果就是令電變得更髒、更貴、更容易斷電缺電,使民眾活在「提心吊肺」之中。
總而言之,民進黨兩大「神主牌」已經成為阻礙台灣經濟發展、損害台灣業界利益、侵犯台灣民眾權利的毒瘤。倘若民進黨繼續奉這兩個毒瘤為圭臬,必會遭遇比「大罷免」更大的挫敗。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