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永恒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經過14年浴血奮戰,在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之後,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終於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卑鄙兇殘的侵略者——日本鬼子,終於在1945年的8月15日,無條件投降了,那年的9月2日,是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的日子,於是,每年的9月3日,被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一晃80年過去了,2025年的9月3日,中國人民將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向世界展示新時代中國國防建設的雙重維度,既展示新時代「大國重器」的雄風,又延續了「以戈止武」的硬核威懾,在展現「威武之師」的同時,更加強調「文明之師」的形象傳遞。其更深層次的內涵,是為了銘記歷史,昭示和平。
中國的九三閱兵,站在歷史的高度,展示大義的力量,引起了世界各國,尤其是當年飽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國家和人民的強烈反響,據悉,將有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前來參加,他們和中國一道,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另外,中國的九三閱兵,在輿論場上,也激發了廣大網友們強烈的愛國情緒。社交媒體上,民眾的討論焦點不僅集中在裝備性能參數上,更多是表達「看到祖國強大,我感到安心」的情感抒發。這種情感反應揭示了當代國民安全感的全新內涵——它不再局限於基本生命財產的保障,更擴展為對民族尊嚴、發展權利和文化認同的深層心理需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大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隆重儀式,卻讓日本一小撮政客坐不住了,他們到處散布,呼籲歐洲及亞洲各國不要來參加,還通過駐外大使館等向各國稱,此次中國的活動過度聚焦歷史、反日色彩濃重,呼籲各國謹慎考慮。
日本某些政客的這些小伎倆,正好應了中國一句老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抗日戰爭時期的艱苦歲月,中國是被侵略國家,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不得不被動地拿起槍桿子,痛擊日本侵略者。想當年,中國和日本國力差距巨大,一邊是飛機火車坦克大炮,一邊是大刀長矛小米加步槍,但是,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前赴後繼赴湯蹈火,硬是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新的長城,前後經歷14年,把侵入家園的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
據公開資料顯示,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總傷亡超過3500萬人,另有9500萬人淪為難民。這場戰爭給中國造成巨大損失,但中國軍民以頑強抵抗牽制了日軍主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就是這樣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無論如何,都是應該被銘記的;無論任何時候,都是不該也不會被遺忘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面對這樣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時刻,日本某些政客,竟然玩起無恥的小伎倆,呼籲歐洲及亞洲各國不要來參加,這不是典型的小人之心,又是什麼?
且不說,給世界各國人民尤其是亞洲國家人民,在侵略史上造成的傷害,沒有愧疚,沒有深刻的反省和道歉,還時不時去「參拜」一下供奉日本戰犯的靖國神社;且不說,戰後這麼多年以來,尤其是近些年來,隨着時間的流逝,日本的某些政客,以為別的國家和人民會「遺忘」,刻意掩蓋、粉飾那段不堪的歷史,彷彿不存在;更可笑的是,這次中國的九三閱兵式,日本某些人竟然宣揚「呼籲歐洲及亞洲各國不要來參加」、「過度聚焦歷史、反日色彩濃重」等謬論。
坐井觀天的日本政客,還真是小看中國人民了。如今,中國在經濟上已趕超日本,強大起來的中國和中國人民,早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國人民的胸懷,更是比天遼闊比海更深,豈是日本某些無聊的跳樑小醜所能想像的?
德國,二戰時也是侵略國,但其在戰後通過深切反省和真誠道歉,與歐洲其他國家和解。反觀日本,非但沒有反省發動戰爭之惡,反而干擾破壞中國的紀念活動,這不是赤裸裸地對人類文明良知的踐踏和背叛嗎?日本某些政客究竟想幹什呢?難道還幻想發動戰爭再遭受更大的毀滅性打擊?筆者不禁為日本捏一把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