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在全球ESG(環境、社會及治理)浪潮下,香港正憑藉其獨特的金融優勢和文化樞紐地位,推動數字文化產品出海與可持續戰略的深度融合。最新政策動態與企業實踐顯示,遊戲、影視、短劇等數字文化產品正從單純的內容輸出,轉向兼顧商業價值與社會責任的「ESG出海」新模式。
香港分階段實施國際ESG披露標準
香港為首批以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為目標的司法管轄區,致力提升資本市場就可持續發展的資訊透明度,便利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促進全球資金融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亦已於去年同月推出《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闡明香港要求公眾責任實體採用ISSB準則的方針,並就大型公眾責任實體不遲於2028年全面採用ISSB準則提供清晰的路徑。財庫局將繼續與金融監管機構及持份者合作,以整全方式推動香港發展全面的可持續披露生態圈,支持《香港準則》的實施。
從內容創新到管理升級
遊戲產業方面,遊族網絡在《少年三國志2》中與國家級非遺廣陵琴派合作,通過傳統文化IP聯動延長遊戲生命周期,並應用AI技術優化跨文化適配海外收入佔比64.47%,海外營收4.44億元(連續十年超國內),《戰火與永恒》流水同比+225%;影視領域中,愛奇藝通過虛擬製作技術降低拍攝能耗,2025年已實現該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不止愛奇藝,騰訊視頻也在今年宣布開始投入虛擬製作,推動劇集虛拍的落地執行。
AI與區塊鏈提升ESG透明度
藍色光標的海外程序化平台BlueX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市場的廣告投放,並通過自研AI系統(BlueAI)優化跨文化內容合規性,針對不同市場制定《跨境營銷合規指南》,涵蓋數據隱私、文化禁忌等12個維度,助力中國品牌合規出海;香港科技園深圳分園聚焦可持續發展技術,支持深港企業在綠色科技領域的協作。
降低中小企業合規門檻
香港未來五年持續支持文化和知識產權創造者和生產者推進超過30個文化IP項目,又會就企業購入知識產權使用權的整筆特許費用等開支檢討稅務扣除安排。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也會擴闊目標企業範圍,策略性地引入更多結合創科的文創企業,以加速本地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業界普遍反映,文化內容的本地化適配是出海過程中的主要難點,呼籲建立更完善的培訓與預警機制。業內專家建議,可進一步發展「紅綠燈」風險識別系統,幫助企業快速評估內容合規性。
香港正從傳統的「資本通道」轉型為「ESG文化出海樞紐」,通過政策創新、技術賦能與大灣區協同,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全球化。未來,如何降低中小企業ESG門檻,深化本地化與可持續戰略的融合,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課題。
(點新聞記者張安寧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