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宗涉港人車禍判決差異 移英港人遇不公義不敢發聲

【點新聞報道】俗語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有移英港男在社交平台發文慨嘆:「好多香港人,唔敢面對英國社會對香港人不公義嘅現實」。樓主在帖文提及當地兩宗涉及港人的車禍,指兩單案判決,判得截然不同。然而,最可悲的是移英港人的態度,「無人出聲」、「九成九人選擇避而不談,裝作冇發生過」。樓主痛斥「沉默,往往係一種更深層次嘅悲哀」。

該名移英港男在社交平台threads以「英國同理心的差異:兩單判決,兩個世界」為題發文,指「早前BBC有段新聞,講到一個來自香港的移民家庭,11歲嘅男童踩單車返學途中,喺行人路上俾垃圾車司機撞死。結果,嗰個垃圾車司機唔使坐監,只係判咗133小時社會服務令同埋停牌一年。」而樓主同一時間亦再次發布了另一單新聞,「本年初,一名剛移英、啱啱攞到牌嘅香港人,因為駕駛意外撞死人,結果被判入獄兩年,停牌六年。」

樓主直指,兩單案判決,判得截然不同;結論其實好簡單,就是同理心唔同,「當意外受害者係英國白人,英國社會會用盡方法去表達同理心,甚至加重責任,務求畀個交代畀家屬同社區。但當肇事者係英國白人,而受害者係香港裔移民,情況就完全倒轉。所有對被告有利嘅資料都被無限放大,所有有害嘅細節就被輕輕帶過,然後一句『情有可原』,事件就咁算數。」

樓主在帖文提到,當日貼出相關報道的帖文,有逾萬名移英港人睇過,但結果無人發聲,「我出咗個post,一個鐘內就已經有過萬人睇過。根據演算法,第一批睇到嘅,基本上係一班移英港人群組嘅人。但結果係無人出聲,無人留言。」樓主慨嘆:「呢個反應,甚至唔算反應,足以證明咗一樣嘢:好多香港人,唔敢面對英國社會對香港人不公義嘅現實。」

樓主認為,移英港人的態度最可悲,「依家好多移英家庭都有差唔多年紀嘅小朋友,理論上呢班人應該係最關心今次事件,甚至希望出一分力,起碼發聲。但現實係,九成九人選擇避而不談,裝作冇發生過。沉默,往往係一種更深層次嘅悲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兩宗涉港人車禍判決差異 移英港人遇不公義不敢發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