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內地A股主要指數昨日(25日)延續強勢表現,滬指升1.51%報3883點,續創近10年新高。當天成交額高達31411億元(人民幣,下同),再次突破3萬億,創2022年以來單日成交額新高,市場交投活躍度顯著提升。
A股已正式步入牛市行情
綜合A股近段時間的表現,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表示,從技術面看,A股市場已有效站穩3674點和3731點關鍵點位,正式步入牛市行情。當前滬指距離4000點僅剩不到200點的空間,且市場向上動力充足。
郭施亮進一步指出,外部環境為A股提供了有利條件。一方面,美聯儲可能於9月後進入新一輪降息周期,全球流動性寬鬆預期增強。另一方面,從內部環境而言,支撐A股資金面寬鬆的因素未動搖,例如兩融餘額持續穩健攀升。截至目前,A股兩融餘額已達2.2萬億元,佔流通市值比例約2%,距離2015年高峰4.7%的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散戶入場需等待賺錢效應形成
儘管A股市場活躍,但有觀點認為,目前散戶仍未進場。蓮華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CIO洪灝此前在一個活動上指出,當前市場主要由機構資金主導,散戶資金參與度僅約20%,尚未大規模入場。不過,他又指,通常牛市發生時,首先是機構投資者入場,然後在上漲行情的後半段,散戶資金才會參與。
對於散戶未大規模入場的原因,郭施亮認為核心是市場缺乏賺錢效應與投資信心。他指,散戶入場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市場形成持續賺錢效應,二是日均成交額保持在3萬億元以上。此外,隨着A股機構化程度提升,「去散戶化」成趨勢,散戶若想跑贏指數,需緊跟機構或專業投資者步伐。
此外,當前A股呈現「結構性牛市」特徵,與以往齊漲齊跌不同,市場容量擴大後,增量資金難以覆蓋所有上市公司,導致部分權重板塊、科技股大幅上漲,而部分股票股價停滯,散戶賺錢難度增加。
郭施亮強調,當前A股市場不缺乏資金,缺乏的是賺錢效應與投資信心。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居民存款總額約162萬億元,其中活期存款高達42.9萬億元,定期存款多達119萬億元。若5%-10%的活期存款轉向股市,將帶來2萬億-4萬億元的增量流動性;若定期與活期存款共同轉化,潛在增量或超5萬億元。因此,當A股持續上漲、投資者獲利預期增強時,投資信心與活力將隨之提升,散戶資金自然會加速流入。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