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颱風「劍魚」上周末接近本港,天文台發出一號風球,並於昨日(24日)中午12時1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天文台今日(25日)發表題為「迅速增強的劍魚」的天氣隨筆,指「劍魚」是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增強速度最快,以及強度最高的熱帶氣旋。截至今日,天文台今年一共發出了7次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平了1946年以來1至8月的最高紀錄,與1971年及1980年並列。
文章指,該熱帶氣旋在8月23日早上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劍魚」。在副熱帶高壓脊南側的氣流引導下,「劍魚」穩定向西移動,移向海南島以南海域。由於南海的熱帶氣旋潛熱較高,加上配合良好的高空輻散及偏弱的垂直風切變,「劍魚」在周末期間由熱帶風暴迅速增強為強颱風,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在24小時內(香港時間8月23日下午2時至8月24日下午2時)由每小時85公里顯著上升至每小時155公里,增幅達時速70公里;當晚「劍魚」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更進一步上升至每小時165公里,是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增強速度最快,以及強度最高的熱帶氣旋。
「劍魚」橫過南海中部時在香港以南約520公里掠過,香港南部及鄰近海域間中受強風影響,惟「劍魚」的外圍雨帶在接近香港時稍為減弱,本港雨勢不算太大,這可能是受到在華南上空的反氣旋抑制。

會再打風?文章指,菲律賓以東再有廣闊低壓區發展。預料該低壓區會在本周中期進入南海中部,但其會否發展為熱帶氣旋仍存在變數。現時各個電腦預報模式仍對其發展存在分歧,人工智能模式預測其強度較高,移動速度亦較快;而傳統電腦模式則預料其發展及移速較慢。預料該低壓系統較大機會移向海南島及其鄰近海域。受其與中國東南部的高壓脊共同影響,本周後期南海北部及華南沿岸風勢頗大,但由於該潛在的熱帶氣旋會與本港保持一定距離,根據現時評估,本港普遍吹烈風的機會較低。


文章指,該潛在熱帶氣旋的結構較為鬆散,其相關的雨帶亦有可能在本周後期影響南海北部及華南沿岸。預料屆時該區有驟雨及狂風雷暴,海有湧浪,但出現較大雨勢的時間和地點仍有不確定性。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