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疾言
民進黨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而且跌得不輕:第一次是上月舉行的「大罷免」第一輪投票,24位國民黨「立委」獲得的不同意罷免票皆超過同意罷免票,全數保住「立委」席次,發起罷免的民進黨吃了大敗仗;第二次是上周六(8月23日)舉行的「大罷免」第二輪投票,7位國民黨「立委」同樣全數保住席位,民進黨的罷免圖謀徹底落空。其實,在第一輪「大罷免」後,台灣輿論就呼籲民進黨吸取教訓,停止第二輪「大罷免」,但民進黨就像賭桌上輸紅眼的賭徒「死性不改」,結果重蹈第一輪「大罷免」的覆轍,全盤皆輸,自取其辱。外界關注民進黨當局是否會因「大罷免」失敗而作出政策上的調整,尤其是否會調整「親美反中」路線。
對於「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黨團幹事長、「立委」吳思瑤聲稱「我們不是失敗,只是還沒有成功」。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則拋出一句「施政不足之處將會深自檢討」,並沒有對「大罷免」的惡行做出深刻反省。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以往但凡出了什麼事,民進黨當局或是把責任推給「前朝」國民黨,或是指控大陸搞「認知作戰」,但這次「大罷免」是民進黨自己策劃,找不到「背鍋俠」,無法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但也拒絕認錯反省。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大罷免」一敗塗地,但民進黨骨子裏的「惡鬥」基因是不會改變的。它這次無法通過「大罷免」重掌立法權,接下來在審議各項草案時必不會讓國民黨和民眾黨有好日子過,屆時島內立法機構恐再次上演「全武行」。
在兩岸關係方面,民進黨當局不會因為「大罷免」失敗而放棄「台獨」神主牌。回顧2008年至2016年民進黨「在野」八年,其間其內部也曾討論過是否調整「台獨」路線,但最終還是維持原有主張。如今民進黨仍掌握地方執政權,更不會放棄「台獨」路線。不僅如此,賴當局還會繼續向美方傾斜。日前賴清德在網上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將於2030年前把台灣防務預算提升至佔GDP5%」,以符合美方的「要求」。
所謂「親美反中」路線,是民進黨當局對外政策的「一體兩面」。它死抱「台獨」路線,就決定了必須「親美」、「倚美」,利用美國的力量對抗大陸。而美方也正是因為看準了賴當局孤注一擲的賭徒心態,所以對台灣方面予取予求。近日即使賴當局不斷向美示好,包括台積電再向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台灣將購買600噸美國天然氣、擴大對美軍購、進一步擴大採購美國農產品,但美方仍向台灣地區加徵20%的重稅,令島內不少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大罷免」大失敗,賴清德和民進黨已然民望掃地。若這次投票結果仍未能敲醒民進黨當局,看來台灣選民還要加把勁,在明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再次狠狠教訓這幫不知悔改的綠營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