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介嶺
美俄峰會雖未達成任何協定,但其最大收穫或許是為烏克蘭提供戰後安全保障被提上了重要議程,俄烏衝突打破僵局似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遙不可及。
仗打了三年多,烏克蘭早已滿目瘡痍。意識到俄烏之間的實力差距,基輔最大的擔心是和平協議能否帶來長治久安,抑或這又是一紙空文。兩國過去也曾簽過這樣那樣的協議,卻未能阻止俄羅斯入侵。
這也是合理關切,如果缺乏強有力的外部安全保障,誰敢保證不會爆發新的戰爭?畢竟在美國總統任內,不到十年「普京已發動兩場戰爭,有什麼能阻止他發動第三場戰爭?」
不少人認為,這次美俄峰會特朗普的促和努力並未取得其承諾和期望的結果,而普京卻贏了個大滿貫。且不說赴美參會本身就意味着俄羅斯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圍堵,特朗普竟放棄了一再堅持的「停火是達成和平協定必要條件」這一立場,而且在未達成任何協定的情況下,仍未像威脅的那樣宣布對俄實施新制裁。
從某種角度看,這也是實話。然而,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向俄羅斯一邊倒。對西方而言,「烏克蘭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生存利害攸關」,俄烏之間能否建立長效安全機制,不僅事關雙方的切身利益,而且還關係到歐洲的穩定,乃至「北約」的安全,同樣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就在普京訪問阿拉斯加前夕,特朗普破天荒地表示,烏克蘭未來的安全保障將由美國和歐洲共同提供。之後,他再次表示,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由歐洲牽頭,美國願提供空中支援。儘管美方不會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但其表態顯然改變了最初的撒手不管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前幾日,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透露,在這次美俄峰會上,普京「幾乎立即做出了讓步」,原則同意在和平協議中納入類似「北約第五條款」的安全保障條款,雙方在達成和平協議方面「實際上取得了進展」。這也是特朗普放棄立即停火訴求,轉而推動簽署更廣泛和平協定的原因所在。
特朗普沒有忽視安全保障對實現烏克蘭持久和平的重大意義,「已指示國家安全團隊與歐洲盟友進行協調,持續與烏俄就此展開合作和討論」,並任命魯比奧擔任「烏克蘭安全保障委員會」主席,負責協調對烏長期軍事與安全承諾,提供持續而穩定的安全支援,直至烏克蘭完全具備自我防禦能力。
目前,美國、烏克蘭和歐洲正在緊鑼密鼓地就安全保障問題進行磋商,其最大的糾結是如何設計既能讓普京接受,又能限制俄羅斯重燃戰火的和平協議,以難以承受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後果迫使莫斯科不敢造次,為持久和平奠定基礎。迄今為止,已有一些設想漸趨成型。
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提出的類似「北約第五條款」的集體防禦模式,要求盟友在烏克蘭受到攻擊24小時內作出回應,快速且持續提供防禦支持、經濟援助,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她認為,烏克蘭安全保障是首要任務,其核心是「如何構建有效機制,確保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不再重演。這不僅是和平協定的基礎,更是決定和平能否長久的核心條件。」
法國和英國則計劃在烏克蘭西部部署軍事力量,防範俄羅斯未來可能的侵略行為,但歐洲清楚,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構建令俄羅斯忌憚的安全機制。特朗普承諾共同參與烏克蘭安全保障改變了局面,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坦言,「前路艱難,美國的支持帶來了信心。」
然而,要彌合俄烏之間不可調和的談判立場並非易事。8月20日,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再次唱白臉,直言俄羅斯不會接受北約部隊以「維和」名義進駐烏克蘭。同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支持為烏克蘭提供可靠安全保障,但必須參與烏克蘭戰後安全架構的決策。否則,哪種方案都將是一條「死胡同」。
拉夫羅夫還指出,不排除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以及中國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中國應成為烏克蘭安全的擔保人之一。此前,有美媒報道稱,普京在阿拉斯加峰會上也曾提議將中國列為烏克蘭安全的潛在保障國之一。
8月21日,路透社援引知情匿名信息源報道稱,俄方不會接受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境內部署地面維和部隊,其他談判條件包括:烏克蘭軍隊從頓巴斯地區全部撤出,否則衝突就不會停止。作為交換,俄軍將凍結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兩地區目前的俄烏交戰接觸線,還有就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等。
澤連斯基對拉夫羅夫提出的兩大要求態度消極,俄烏之間在領土等問題上的核心分歧完全沒有妥協跡象。看來,即使能像他期望的那樣本月底前能與盟友就安全保障架構達成共識,談判前景也不容樂觀。其實,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要落實到位,完全置俄羅斯於事外並不現實。無論如何,烏克蘭戰後安全保障安排還需俄烏雙方,甚至更大範圍內反覆討價還價,達成某種新的平衡。
何況,對烏克蘭而言,國際社會更多的參與利遠大於弊。早在美俄阿拉斯加峰會之前,就有專家建言,烏克蘭及其盟友應最大限度利用國際社會,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對停火協議的持久性外交投入,邀請他們和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作為實施停火或和平協議的外交「擔保人」,這將有助於推動協定的達成並增加俄羅斯違約的政治風險。
也許是對俄軍近日仍對烏克蘭狂轟濫炸極度不滿,8月2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要贏得一場戰爭,如果不能攻擊入侵者的國家,那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就像一支防守極佳的體育隊伍,卻不被允許進攻,那就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接下來的發展會很精彩!」
特朗普的這番言論顯然是在對俄羅斯再度進行極限施壓。即便如此,如同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湯瑪斯·格雷厄姆所言,「為了維護歐洲安全,實現長期穩定,西方既需要建立強大的威懾力量,也需要尋求對話。」
毫無疑問,只有對話,才能給和平一次機會。誰能保證在各種因素疊加作用下俄烏和談不會突然出現轉機呢?
(作者為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