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8月25日,香港特區政府舉辦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行政長官李家超、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出席並致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相關大學校長及15所實驗室主任等出席。

李家超於儀式前與陰和俊部長會面,就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科研合作,進行深入交流。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15所在香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部授牌,證明這些實驗室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具備一流水平。這些實驗室全部來自全球百強大學,彰顯香港的科研實力。他指出,香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團隊匯聚全球頂尖學者,彰顯香港卓越的科研實力與創新活力,此次授牌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


李家超強調,香港將繼續發揮「一國兩制」下聯通國家與全球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結合香港的科研優勢與內地的創新元素及先進製造能力,共同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香港力量。他還透露,最新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五年位居全球前列,反映大灣區在全球創科領域的領先地位,而今年的排名將於下星期一(9月1日)在香港發表。

陰和俊表示,此次15所實驗室獲批建設,是國家對香港科研實力、創新能力與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和信任,更是中央對香港科技界的殷切期望。陰和俊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勇攀科技高峰,聚焦國家戰略需求與世界科技前沿,力爭在基礎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更多引領性突破;二是匯聚國際一流人才,特別是為青年科學家提供廣闊舞台,打造高水平科研隊伍;三是深化與內地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與國家高質量發展。

周霽表示,此次授牌是中央支持香港科技發展的具體體現,為香港加速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提供寶貴機遇。他提出三點期望:一是強化基礎研究,發揮香港自由探索、嚴謹治學的科研優勢,實現更多「從零到一」的突破;二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三是聚攏國際高端人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孫東在儀式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補充,自2022年評估重組後,2023年底啟動申請,最終國家科技部批准15所在港實驗室(12所重組、3所新建),已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運作。特區政府將為每家實驗室每年提供2000萬港元科研經費,期望其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提升科研水平,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拓展全球合作,培育吸引頂尖人才,助力國家科技強國建設與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展。
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名單
1.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
2. 香港中文大學:轉化腫瘤學全國重點實驗室
3. 香港城市大學:太赫茲及毫米波全國重點實驗室
4. 香港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
5. 香港理工大學: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
6. 香港科技大學:神經系統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
7. 香港城市大學:海洋環境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
8. 香港大學:肝病研究全國重點實驗室
9. 香港大學:合成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
10. 香港大學:生物醫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
11. 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全國重點實驗室
12. 香港科技大學:顯示與光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
13. 香港大學:光量子物質全國重點實驗室
14. 香港中文大學:量子信息技術與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
15.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