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烽火記憶潤新苗 家國情懷薪火傳

文/曾興隆

近日,選址於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設立,這是香港及澳門特區政府在內地首個設立的同類型基地。此基地更像是一座橋樑的架設,連接歷史與未來,溝通港澳與內地,滋養着青少年心中的家國種子。

愛國主義教育,絕非生硬的教條灌輸,而應是一場溫潤人心的旅程。選擇在抗戰紀念館設立基地,正是以最鮮活、最震撼的歷史現場作為教材。這裏承載着中華民族共禦外侮、爭取民族獨立的集體記憶,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史料,無聲卻有力地訴說着先輩的犧牲與奮鬥。讓港澳青少年置身其中,感受那一段烽火歲月的磅礡力量,遠比書本上的文字更能觸動心靈。這種體驗式的學習,能夠喚醒深植於血脈中的民族情感,讓他們真切理解「國家」二字的沉重與榮耀,從內心深處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對於港澳青少年來說,加強家國情懷、築牢愛國根基,更是關乎個人成長與未來發展的必修課。在「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下,香港、澳門與國家命運與共、血脈相連。只有深刻認識國家的苦難與輝煌,了解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核心領導作用,才能建立起堅實的國家意識、民族認同,從而明辨是非,抵禦外來錯誤思潮的侵擾,增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自覺。這份認同感與歸屬感,是他們未來立足港澳、貢獻國家的精神壓艙石,也是確保「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

因此,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它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更關乎港澳青年能否找準自身定位,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個人價值。基地的設立是一個起點,它提供了一個權威、深刻的教育平台。我們期待未來能以此為藍本,善用內地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組織更多元的參訪學習活動,讓更多港澳青少年有機會親身感受國家的壯麗山河與深厚底蘊。

讓歷史的星光點亮前行的路,讓抗戰精神激發新時代的擔當。香港各界應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珍視和平、築夢未來,將愛國愛港愛澳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為為北區區議員、註冊社工、香港龍華青年總會副會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烽火記憶潤新苗 家國情懷薪火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