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深水埗作為人口密集舊樓林立的社區,既有世代扎根的老街坊,也有新來港人士與少數族裔,如何讓不同的種族、年紀、背景的人士凝聚在一起,感受社區歸屬感,透過小小的米粒也能實現。
今日(23日),米粒行動「樓宇星光暖鄰里」米粒大使及實習米粒大使工作坊於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地下禮堂舉行,有超過50名米粒大使參與學習,其中有約10名來自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的學生擔任實習米粒大使。工作坊通過現場教學冀提升米粒大使義工知識及技巧,更好服務社區鄰里。

行動發起人之一、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表示,很開心看到今次工作坊除了現有的米粒大使,還有新加入的米粒大使。希望擔任大使的街坊作為米粒行動與社區的聯繫人,聯結社區力量,在樓宇社區內傳遞愛心和溫暖。希望各位大使在本次工作坊學習更多技巧,服務社區。

深水埗區議員陳龍傑指出,「深水埗多基層家庭,過往社區多舉行單次性義工活動,發現街坊不能靠單次的關懷就足夠,米粒行動正正就是連續性的義工活動。」他表示,米粒大使身肩重職,擔任聯繫社區的責任。希望各位大使通過服務社區幫助更有需要的街坊,從而培養自身使命感和責任感。

米粒行動以「米」作為媒介,通過在南昌舊樓中招募「米粒大使」擔任樓長角色,定期向住戶(「米粒」)開展送暖服務,如協助派發「幸福米」,或是陪伴長者、協助宣傳推廣等,並收集需求,配對「米倉」(社區資源),從而改善深水埗舊區的治理效能,建立鄰里互助的關愛網絡。
是次行動已於7月建立65幢米粒家庭的大廈連結,進行首次「幸福米」到家活動,並計劃於8月28日、9月22日舉行第二次、第三次「幸福米」到家活動。
(點新聞記者劉妍伶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