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俞雅凡
夏意初臨,香港的空氣中已漫起暑熱。我背上行囊,風塵未起,心已遠行。一個多月前,我毅然辭掉英國年薪百萬的工作,售出居所:一人、一貓、一張機票,從倫敦飛回香港。我只有一個心願: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把內地走遍。至於一年之後做什麼,還沒想好。

高中時期便離開香港到英國讀書,一待就是十五年。生活雖好,朋友不少,周末的行程安排像冊子上的展覽表,密密麻麻,不是去歐洲旅行,就是逛博物館、攀岩騎馬游泳等等,朋友戲稱約我見面總要提前三四周。在許多人眼中,我的生活精彩自由,令人豔羨。然而,只有我心裏清楚,內心深處一直有種聲音,告訴我生活似乎還欠缺什麼。
自小酷愛中華文化,鍾情於《三國演義》,品中國茶,心中更懷着一個武俠夢。用雙足踏遍以往只能在書中看到的地名:荊州、洛陽、襄陽、大理……是我多年來的夢想。若說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那便是生命不容等待,世界瞬息萬變,我們永遠無法預知「下一次」會是何時。因此我決心捨棄在英國建立的一切,將素日裏愛穿的連衣裙換成衝鋒衣,獨自踏上了探尋內地的旅程。
「為什麼要一個人?」這是朋友問得最多的問題。老實說,我從未想過結伴而行,因為接下來的一年裏,我並不是在「旅遊」,而是「旅行」。旅行是向外探索與向內觀照交織的過程,所以這件事,只能由我一個人完成。
出發前家人亦難免擔心,一個女孩子單獨走遍內地,談何容易?那時正逢「KK園區」事件沸沸揚揚,母親更是提心吊膽,生怕我會遭遇不測,建議我遊玩一兩周就該返家。可他們低估了我的決心,也低估了那份為夢想傾注半生積蓄的執念。對於內地,我是不見黃河不回頭。一年即是一年,絕不打折扣。這個看似瘋狂的決定,其實是醞釀了多年的夢想。這並非興之所至的一場渡假,而是拚了半生積累的勇氣。
我的第一站,定點在雲南昆明。選擇昆明,不僅因為這片被譽為「彩雲之南」的地方四季如春,更因為一張從香港西九龍直達昆明南的高鐵車票。這將是我在廣袤神州首次乘坐高鐵,而初次嘗鮮,當然要去一個遙遠的地方,才能真正體驗「中國速度」。

西九龍站「離港」燈牌下,一名初中摯友前來相送。她準備去加拿大攻讀碩士,以後見面的機會恐怕更少。我們相擁道別,互相祝福,當我轉身拿出回鄉證,穿過閘口再回頭向她揮手時,竟看到她眼泛淚光。

午時,列車悄然駛出站台。窗外,香港密集的高樓迅速後退,逐漸被蒼翠的嶺南丘陵取代。1450公里的路程,在時速三百公里的奔馳下,被壓縮成七個多小時。車廂極其平穩,唯有窗外不斷變幻的風景提醒着時空的飛逝,從鬱鬱蔥蔥的南國水田到嶙峋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我貪婪地捕捉着每一幀掠過的畫面,心中既興奮又好奇,指尖輕撫冰涼的車窗玻璃,心中思忖要以一年時光好好遊歷,飽覽這些壯美河山。當廣播提示「昆明南站即將抵達」時,暮色已溫柔地籠罩着春城。晚上7時43分,雙腳終於踏上這片心馳神往的土地。我提着行李,背着十幾公斤重的行囊走出月台,感覺心口被輕輕推了一下——這是我壯遊內地的起點。之後會遇見誰,會在哪裏暫留,會記住什麼細節,我全然未知。正因未卜,這場旅程,才是鮮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