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輕微上升 青衣北及屯門指數偏高

食環署承辦商人員在屯門西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政府新聞處)

【點新聞報道】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今日(22日)公布了本月第七批涵蓋4個監察地區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及密度指數。

與上月的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相比,這42個監察區中,有26個監察地區的指數下跌或保持不變,代表蚊患情況改善或維持低水平;另有11區的指數輕微上升,但指數低於10%。

食環署人員巡視屯門西一學校,找出蚊子潛在滋生地,並向校方人員給予相關建議和技術支援。(政府新聞處)

至於第七批公布的指數高於10%的包括葵青區青衣北及屯門區屯門西,按因應基孔肯雅熱情況而實施的安排(即將原先在分區誘蚊器指數達20%時進行的強化控蚊工作,擴展至誘蚊器指數介乎10%至20%的區域),食環署正聯同有關部門及持份者攜手,找出蚊患情況較高的地點,進行密集且具針對性的控蚊工作。

食環署人員向一名物業管理人員提供控蚊建議。(政府新聞處)

其中,青衣北誘蚊器的數據顯示蚊患較多的地方包括公園、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該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由7月份的15.5%下跌至8月份由第一階段的12.7%,屯門西誘蚊器的數據顯示蚊患較多的地方包括公園、學校及私人屋苑,該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由7月份的10.6%下跌至8月份的10.3%。目前,各相關部門及持份者正積極跟進控蚊工作。

相關閱讀:

林文健:全球天氣反常致基孔肯雅熱爆發 本港或有局部本地傳播

掃管笏白紋伊蚊指數達16.4 周浩鼎聯同食環署實地巡視跟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11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輕微上升 青衣北及屯門指數偏高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