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A股牛市的「天時地利人和」

【點新聞報道】A股今日(22日)繼續強勢。滬指升超1%升破3800點關口,再創10年新高。科創50指數大升超8%,創階段新高。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內地這一輪牛市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他進一步指出,從天時來看,目前中央對於樓市的政策導向是止跌回穩,能穩住就已不錯,同時,經過過去幾年的下跌讓中國資本市場的估值處於較低位置。即便經歷了這一波上行,現在滬深300的市盈率也只有13-14倍,和歷史較高水平相比仍有上升空間。這說明當前市場整體並沒有泡沫,可能局部股票存在泡沫,但市場整體不存在泡沫,估值仍處於歷史平均估值之下。

經過過去三四年的下跌,中國的資產如今仍被嚴重低估,與美股相比很多股票的估值只有美股的1/2-1/3,因此補漲空間較大。具體可看一個指標:巴菲特指標,即資產證券化率。近期A股的市值剛突破100萬億大關,而我國GDP為130多萬億,用市值除以GDP的比例只有80%左右,即便加上港股和中概股,中國股票整體的巴菲特指標也不到100%,但美國現在的巴菲特指標已達到200%。中國股票估值與美國相比至少有一倍的差距,這是中國股票的估值吸引力較大的原因之一。

從地利來看,內地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過去幾年,我國居民儲蓄大幅增長,5年間增加了近60萬億,目前存量已達到160萬億。如此多的居民存款在銀行賬戶只能獲得1%左右的利息,今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因此居民存款需要尋找出口。以前,居民存款的主要轉移方向是樓市,而現在樓市已無法承接大量居民存款。因此,在樓市的黃金10年結束後,料將迎來股市的黃金10年。

在人和方面,楊德龍認為是「人心思漲」。由於過去幾年經濟增速放緩,加上房地產市場持續弱勢,股票市場也經歷了長達三四年的熊市,人們的賺錢慾望十分強烈。一旦市場形成賺錢效應,就會吸引大量場外資金入場。去年9月底出台一攬子重磅政策後,大盤連續暴漲三天,整個國慶期間,很多人都希望節後去加倉,甚至恨不得取消假期,早日開盤。由此說明老百姓的賺錢慾望非常強烈,只要市場有賺錢效應,場外資金就會不請自來。

現在市場行情又開啟了一輪新的升市,楊德龍認為,這次與去年9月那一波不同。當時是市場做多動能被壓制多年後的急劇釋放,就像一根被壓得太緊的彈簧,一旦鬆手就反彈得特別快。但快牛、瘋牛都不利於居民財富增長,真正能讓居民財富增長的是慢牛、長牛行情。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牛市的作用更為突出。楊德龍表示,這輪行情已經啟動,趨勢已然確立,而且預計是一輪持續兩三年的慢牛、長牛行情,而非快牛、瘋牛行情,這更有利於提升居民的財富效應,讓更多投資者通過買股票、買基金賺到錢,實現真正的財產性收入,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手段。

(點新聞記者倪巍晨、章芸菲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財經觀察|A股牛市的「天時地利人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