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抗戰巡展十大看點 沉浸式影音/珍貴文物/主題文創

【點新聞報道】從「秘密大營救」到「港九大隊」的故事,香港見證了抗日戰爭同仇敵愾的歲月。今日(8月22日),由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特展」於香港會展中心開展。

8月22日,由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特展」於香港會展中心開展。(主辦方圖片)

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血與淚就蘊藏在一份份泛黃的歷史文件中,本次展覽展出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等單位提供的珍貴文物和音視頻資料,還有多個沉浸式場景和必拍打卡點,一秒帶你穿越回1945年的勝利時刻。

看點一:「日本投降矣!」打卡點

位置:第三展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大公報》及時以簡潔醒目的標題,用特意刻鑄的五個大號字體報道了這一特大喜訊。這一天,讓所有經歷了九一八事變後14年殊死抗爭而活下來的中國人終生難忘!

該打卡點將「日本投降矣!」報紙版面放大(2.3m x 3.3m),同時提供手拿拍照板,參觀者可在此處與「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合影留念。

「日本投降矣!」打卡點。(點新聞記者攝)
「日本投降矣!」打卡點。(點新聞記者攝)

主題文創

在文創區還可以購買「日本投降矣!」主題文件夾。文件夾完整呈現《大公報》頭版「日本投降矣」全文,原貌復刻五個巨幅鉛字的歷史性宣告。

「日本投降矣!」主題文件夾。(主辦方圖片)

看點二:「歡慶勝利」沉浸式展廳

位置:第一展區第五部分

由氣勢恢宏、觀感盛大的四面屏組成,播放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提供的短片《歡慶勝利》,展現了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國人民歡慶勝利的場景。

「歡慶勝利」沉浸式展廳。(點新聞記者攝)

看點三:獻花電子屏

位置:展覽結尾處

獻花電子屏正上方內容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觀眾行至此處時,可鞠躬致意。鞠躬時螢幕即時盛放白花,每一個鞠躬都能為革命先烈們送去一朵鮮花,滿滿儀式感。

獻花電子屏。(點新聞記者攝)

看點四:《紅星耀香江——東江縱隊老兵故事(節選)》

位置:第二展區

點新聞尋訪多位東江縱隊老兵及老兵後人,聽他們講述香江革命兒女的抗戰傳奇。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在烽火連天的香港抗戰歲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曾用青春熱血護港衛國。

本次展覽選取95歲東縱抗戰老兵李漢留在烏蛟騰,將紅色根據地發揚光大的故事;林珍老人從「小鬼通訊員」到歷史傳承者,人老心不老,紅心一片向國家的故事。

看點五:影片《蘇聯攝影師羅曼·卡爾曼鏡頭下的中國抗戰》

位置:第一展區第三部分

該片源自蘇聯著名新聞紀錄片導演、戰地記者羅曼·卡爾曼的一次中國之行。1938年至1939年間,卡爾曼深入中國抗戰前線拍攝報道,記錄下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真實歷史。1939年5月,卡爾曼抵達延安,受邀參加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抗大)成立三周年慶典,拍下毛主席檢閱隊伍、發表重要講話的歷史性畫面。

在發回莫斯科的通訊報道裏,卡爾曼描述毛主席:「生活簡樸至極,談話時用詞簡明扼要,常常引用民間俗語;在抗大發表講話時,他語調平穩,聲音不高,熱情的目光從未離開過聽眾。」他拍攝的照片《毛澤東在楊家嶺和陝北農民親切交談》成為歷史上的經典瞬間。

羅曼·卡爾曼拍攝的照片《毛澤東在楊家嶺和陝北農民親切交談》。(央視新聞資料圖)

看點六:關於趙一曼逃走前後的狀況以及其死的調查報告

位置:第一展區第一部分

1954年11月25日,孫培琛翻譯偽滿濱江省公署警務廳特務科關於趙一曼逃走前後的狀況以及其死的調查報告,這份檔案展品,記錄了趙一曼被捕後的真實經歷。日本憲兵對趙一曼的折磨用盡了人們聞所未聞的酷刑:用竹籤和燒紅的鐵籤釘滿十指;熱辣椒水和涼汽油交替地往趙一曼的喉管和鼻孔裏灌;烙鐵直接摁在趙一曼的乳房上。

在酷刑過程中,為了不讓趙一曼昏迷,日本憲兵先是用冷水潑,後來改用化學藥水熏,用酒精擦,還多次給她注射了大劑量的強心針和樟腦酊,強迫餵灌許多摻有咖啡因的鹽水和含有高純度甲基苯丙胺的葡萄糖液,待趙一曼恢復體力,頭腦清醒後繼續用刑。

1954年11月25日,孫培琛翻譯的偽滿濱江省公署警務廳特務科關於趙一曼逃走前後的狀況以及其死的調查報告。(點新聞記者攝)

看點七:《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位置:第一展區第一部分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中共中央9月20日發表《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滿洲事變的決議》,9月30日發表《為日帝國主義強佔東三省第二次宣言》,這些宣言和決議,揭露日本侵略罪行,號召全國民眾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爭得民族的解放與獨立。

這些早期文件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最早高舉全民族抗戰旗幟、最早組織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力量,不僅以局部抗戰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更最早發起全民族抗戰號召。

《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黑龍江省檔案館資料圖)

看點八:中國共產黨《我們對盧溝橋事件的主張》傳單

位置:第一展區第二部分

「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印發通電《我們對盧溝橋事件的主張》,號召全國人民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進行全民族抗戰;同時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表示要守土抗戰。

中共中央在通電中指出:「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佔平津和華北的危險,已經放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面前」,大聲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反攻,並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與估計」。

中國共產黨《我們對盧溝橋事件的主張》傳單。(中國國家博物館資料圖)

看點九: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大型組雕

位置:第一展區第二部分

雕塑家吳為山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創作設計大型組雕。三組雕塑分別是憑藉體量、形態、張力產生的悲愴主題《家破人亡》;各具神態、體態、動態的《逃難》群雕;最後是由大地發出的吼聲,顫抖之手直指蒼天的《冤魂吶喊》。

這組組雕的背景是以三角形體面為元素的主體建築為背景,組成激越而低沉、悲慘而激憤的樂章。就空間而言,它形成氣場,使觀眾統懾於悲天憫人的氛圍中,在進入紀念館前已受到淨化,讓觀眾進入紀念館後,每見一根白骨,每見一件血衣產生無限的悲情和聯想。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大型組雕。(點新聞記者攝)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大型組雕。(點新聞記者攝)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大型組雕。(點新聞記者攝)

看點十:葉淺予《逃出香港》速寫本&《香港受難記》明信片

位置:文創區

速寫本封面復刻畫家葉淺予1942年《逃出香港》組畫真跡,封底印其親繪自畫像。當您凝視展廳原作時,此本邀您延續歷史紀錄——正如葉淺予以紙筆搶救民族記憶。

葉淺予《逃出香港》。(佳士得)

明信片精選葉淺予筆下的《香港受難記》組畫,於方寸間凝練1941年生死突圍,線條背後是民族的血與淚。

《香港受難記》組圖明信片。(主辦方提供)

展覽小貼士

  • 地址:香港會展中心
  • 展覽時間:8月22日至8月29日,建議避開周末下午人流高峰
  • 打卡最佳順序:1號展區沉浸式影片→2號展區東江縱隊專區→3號展區「日本投降矣!」牆→文創區

交通指南

  • 港鐵:搭乘港鐵東鐵綫至會展站,經B3出口即可到達;或搭乘港鐵港島綫至灣仔站,經A5出口沿行人天橋前往會展中心
  • 巴士:可乘搭城巴1M、2A、2X、8、8P、25A、40、40M、905、930、950號巴士在會展站巴士總站下車,步行前往會展中心。也可乘搭九巴960、978在會展站巴士總站下車,步行前往會展中心
  • 天星小輪:可乘搭尖沙咀往返灣仔碼頭的天星小輪,灣仔碼頭下船後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會展中心
  • 的士:落客點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灣仔會展)港灣道入口

(點新聞實習記者許竣皓報道)

推薦閱讀:

《歷史永不沉默!抗戰勝利80周年巡展今開鑼(附看點)》

《點直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開幕典禮|8月22日》

《抗戰勝利80周年大型巡展開幕 李家超周霽等出席並致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攻略|抗戰巡展十大看點 沉浸式影音/珍貴文物/主題文創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