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8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王毅外長訪問印度相關提問表示,8月18日至20日,王毅外長應邀訪問印度,會見了莫迪總理,同蘇傑生外長舉行會談,並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舉行了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晤。訪問中,雙方就重啟各領域的對話機制,深化互利互惠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反對單邊霸凌等達成一致。在邊界問題方面就開展常態化管控、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妥處敏感點位、在具備條件地段啟動劃界談判形成新的共識。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對點新聞表示,目前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中印關係能夠藉王毅外長訪問實現更多實質性突破,比如減少邊境駐軍、恢復經貿往來、加強多邊協調,那麼未來幾年中印關係可能會迎來新的階段。至少,在莫迪是否赴華參加上合組織峰會這一關鍵問題上,印度顯然需要展示一種更加平衡的姿態。王勇提醒,當然,也不能忽視中印關係的難點。邊界問題依然敏感,印度國內對中國仍有戒心,美國對印度的拉攏也不會完全停止。
王勇在撰文中提到,印度外長蘇傑生當着王毅的面明確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強調願以建交75周年為契機深化政治互信。這兩個承諾釋放了清晰信號。前者是對中方最核心關切的呼應,後者則是為未來合作定下調子。過去幾年,印度在涉台問題上的表態並不這麼直白,此番明確承諾,說明印方希望向中方展示善意。
王勇表示,中印關係的複雜性,在於兩國之間既有合作的需要,也有長期積累的矛盾。比如邊境問題,雖然雙方仍然在實控線附近維持大規模駐軍,但近來確實有緩和跡象。自兩國領導人在喀山會晤以來,雙方高層互動頻繁,外交與安全溝通不斷重啟。印度香客重啟赴藏朝聖,中印討論恢復邊境貿易,直航也在商談之中,這些小動作背後都在釋放積極信號。
王勇說,在這個節骨眼上,蘇傑生的承諾無疑是對王毅此訪的最大回應。可以說,這是中印關係企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中方而言,聽到「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表態,是最基本的政治保障;對於印方而言,強調「深化政治互信」,既是緩和邊境緊張的現實需要,也是希望獲得更多經貿合作的戰略選擇。
(點新聞記者朱燁 北京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