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應「借殼辦學」 教育局:成立突擊巡查小隊及設舉報機制

【點新聞報道】教育局網頁今日(18日)上載「『雙非兒童』及受養人子女來港就學的現況與相關政策措施」文章,指香港教育體系具備足夠學額與靈活性,能妥善應對新增的學額需求,同時保障本地學生的權益,又強調香港學生的成績不會受內地自修生成績影響。

其中,針對近期個別學校被指違規與第三方機構協作提供文憑試課程懷疑「借殼辦學」的事件,教育局回應表示,對這些鑽空子和不合規的做法持「零容忍」態度,已採取即時執法行動,跟進調查。

教育局表示,會加強對學校(特別是提供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的規管,已成立「突擊巡查小隊」,確保學校營運符合規例;並適時檢視和完善各項措施的執行細節,防微杜漸,摒除害群之馬。

教育局亦已即時設立「舉報機制」,當香港學校在未經授權或同意下,懷疑被內地教育機構或中介假借學校名義代為招生,學校須實名舉報,教育局會即時跟進,並會加強與內地教育部門溝通,從源頭打擊懷疑「借殼辦學」等違規行為。

局方呼籲業界團結,守護專業誠信,並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例;呼籲本地教育機構切勿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如發現有任何違規情況,教育局定必嚴肅跟進。

文章提到,近期社會有聲音關注「雙非兒童」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受養人子女的就學情況,憂慮他們會否對本港教育資源及學位構成壓力,甚至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亦留意到有指受養人子女未能來港「插班」。

教育局引述數據指,由2005年起,「雙非兒童」的出生數字已有較顯著升幅,如假設大部分適齡「雙非兒童」均會以「自修生」身份來港投考大學,理應在2023年的文憑試考生人數中可見端倪,但2023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有7637名自修生,相比2022年的6959人,只增加678人,增幅約10%。

至於2024年文憑試,當年適齡「雙非兒童」數目已達16044,較上一年大幅增加6771人,但當年的自修生人數不加反減,減少了206人。至於今年文憑試,當年適齡「雙非兒童」數目為18816,較上一年增加2772人,自修生人數是10161,較上年增加2730人。

教育局表示,文憑試自修生數據年度間時有升、時有降,估計部分「雙非兒童」或許選擇留在內地生活和就學,又或者在中小學階段已到香港就學,沒有在將近適齡報考大學時,大量來港參與文憑試以升讀香港的專上院校。教育局會密切監察相關情況,通過收集相關數據,適時檢視現有措施和政策,與時並進。

相關閱讀:

蔡若蓮:對借殼辦學零容忍 設突擊巡查小組9月完成首輪行動

蔡若蓮:「雙非」學生是香港一份子 有自由選擇入讀本港大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再回應「借殼辦學」 教育局:成立突擊巡查小隊及設舉報機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