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杯裏的環保力量:小行動撬動塑膠污染防治 日常選擇藏着減碳密碼

【點新聞報道】在2025(首屆)國際青少年ESG大賽中,來自重慶耀中(中學部)的何依依(Eason)憑藉聚焦塑料環保的視頻作品,斬獲視頻組一等獎。這部作品以真實的「星巴克自帶杯減碳行動」為切入點,採用獨特的「微觀切入」視角展開敘事,呈現了青少年對塑料污染的思考與行動。

作品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它用「小切口」講透了「大環保」:Eason 沒有堆砌宏大概念,而是從自己參與的「星巴克自帶杯行動」出發,把抽象的塑料污染問題還原到日常消費場景中。她用真實數據搭建起「個人選擇-區域問題-全球影響」的關聯:先以全球每年4億噸塑料消耗、僅10%有效回收、800萬噸流入海洋的數據揭示全球性危機;再聚焦身邊,引用重慶生態環境局統計——當地一年消耗200億個一次性塑料杯,讓觀眾感受到污染的「近在咫尺」;更重要的是,她用清晰的數據證明「改變可行」:「若全民停用一次性杯,每年可減少10萬噸廢塑料、減排15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新增15萬畝森林。」

這部作品不僅是對塑料污染的關注,更傳遞出青少年的環保態度:環保從不遙遠,就藏在每一次「拒絕一次性杯」的日常選擇裏。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自帶杯裏的環保力量:小行動撬動塑膠污染防治 日常選擇藏着減碳密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