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刊印煽動刊物案,今日(18日)將在西九龍法院進行結案陳詞。連日來,不斷有外部反華勢力借黎智英所謂健康問題抹黑特區政府。多名政界人士批評,外部勢力的無端抹黑不僅不能為黎智英開脫,反而更加說明其與外國勢力聯繫密切,罪孽深重。外部勢力的炒作,只是沿用過去抹黑的套路,相信公眾已見怪不怪,甚至感到厭倦。有法律界人士強調,懲教署非常重視在囚人士的健康,任何抹黑言論都難以掩蓋事實真相。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外部勢力企圖藉黎智英的身體健康干擾司法,正是因為過去他們多次抹黑香港國安法的行為已經受到市民唾棄,今次不過是故伎重施,企圖繼續製造輿論抹黑香港。黎智英的代表律師早已澄清,清楚指出黎智英在獄中一直獲得適切的治療和待遇,可見外部勢力對黎智英健康問題的炒作是公然造謠。
外力借黎健康炒作造謠 自暴關連
陳勇表示,法庭不是表演平台,任何一方及旁聽者都不可以違規。懲教署非常重視犯人的身體健康,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亦非常重視懲教署的撥款申請,確保犯人有身體不適時可以及時得到專業周到的治療服務。外部勢力的無端抹黑不僅不能為黎智英開脫,反而更加說明他與外國勢力聯繫密切,罪孽深重。
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從法庭押後結案陳詞的決定可見,法庭非常重視亦維護着黎智英獲得公平審訊的權利。作為專業的監管機構,懲教署一直有專業的醫療團隊為在囚者或還押者提供服務,包括監察及治療的工作,而辯方律師團隊亦確認有關事實,所以一些外部勢力以此為由炒作有關消息,其實也只是沿用過去抹黑的套路,相信公眾已見怪不怪,甚至感到厭倦。無論是案件的當事人、證人,還是其他法定參與者,按時到庭既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更是應當履行的義務。
懲教署醫療服務專業周到
執業律師、香江聚賢法律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陳子遷表示,外部勢力企圖藉黎智英的身體健康做文章,然而他出庭時身體看起來並無異樣,謊言已經不攻自破。
陳子遷指出,所有懲教院所均設有醫院或醫務室,為在囚人士提供一般醫療服務;醫管局和衞生署的專科醫生定期到訪懲教院所,為在囚人士提供診症及治療服務,如有需要也會將囚犯送往醫院,任何抹黑言論都難以掩蓋事實真相。他強調,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捏造事實抹黑香港特區的執法部門與司法機關為黎智英開脫,都不可能動搖特區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
庭上揮手「做騷」 律師:或蔑視法庭

黎智英案件於15日起在西九龍法院進行結案陳詞,當日開庭前,法庭保安以中文及英文向公眾人士宣讀:法官已下令,不論法官是否在場,或休庭期間,旁聽人士都要保持安靜,不得向與訟雙方發表意見、個人感受及祝福等,否則不得進入法庭。不過,黎智英被帶入法庭後,有旁聽人士向他揮手,黎智英亦揮手回應。執業律師、香江聚賢法律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陳子遷批評,這樣「做騷」的行為或已構成蔑視法庭。
陳子遷強調,法庭從來都不是供人作戲表演的舞台。在庭內或庭外作出不遵守法庭命令、大聲喧嘩、拍照、錄音等擾亂訴訟程序的行為,都有可能犯下「蔑視法庭罪」。而刑事「蔑視法庭罪」沒有法定的最高禁刑罰或罰款的定額。根據過往案例,向裁判官或司法人員作侮辱或恐嚇性舉動,最高可被判罰款2,000元及監禁兩個月;侮辱法官或作出阻礙訴訟程序行為,最高可被判入獄兩年或罰款5,000元。他提醒公眾遵守法庭紀律,切勿以身試法。
外媒肆意污衊 別有用心破壞港法治

一些別有用心的外國媒體罔顧黎智英案所呈現的客觀事實,作出斷章取義、不盡不實的報道,特區政府對此予以強烈譴責。政府發言人近日表示,有關報道企圖令公眾誤以為黎智英沒有獲得所需醫療服務,以抹黑黎智英所涉及的香港國安法案件,以及其羈押情況和醫療服務安排,旨在污衊和破壞香港法治,行為卑劣,違背新聞工作者專業操守。
懲教署一視同仁
發言人重申,懲教署一直致力提供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的羈管環境,包括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合適和及時的醫療支援、健康及營養充足的膳食。懲教署也設有一系列機制,例如透過獨立訪客(即太平紳士)定期巡視的安排,以確保在囚人士的權利獲得保障。發言人亦強調,香港醫療水平在全球享有盛譽,專業的醫護人員會為病人提供最適切的醫療服務,對在囚人士亦一視同仁。懲教署及相關單位處理黎智英相關事宜,均採取上述安排,與其他在囚人士無異。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日前亦在社交媒體發文批評有關報道。梁振英表示,《華爾街日報》16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稱黎智英是一位「精力充沛的新聞工作者」。然而,黎智英正是將《蘋果日報》作為平台,投入精力煽動成千上萬的香港青少年成為暴徒。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這些青少年的家長一定會對黎智英及其創辦的出版物發起大規模集體訴訟。
梁振英還指出,在該評論文章中,黎智英的英國國籍再次被強調。他反問,編輯部能否告知讀者,黎智英是如何以及何時獲得英國國籍的?
(來源:大公報 記者:龔學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