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站穩3674點關鍵位 專家指「震蕩蓄勢」A股向上趨勢確立

有受訪分析師指出,隨着市場風險偏好的抬升,科技方向熱度料續提升,機器人細分行業有望反覆迎來階段性投資機會。(點新聞記者倪巍晨攝)

【點新聞報道】A股本周延續震蕩上攻行情。截至周五(15日)收盤,滬、深兩市指數單周累升1.7%和1.25%,上證指數一度升穿3700點,此後大盤雖現回調,但仍站穩3674點關鍵位。分析稱,市場正呈現良好上行勢頭,大盤指數短暫「震蕩蓄勢」是正常現象。隨着賺錢效應的進一步集聚,以及投資風險偏好的不斷抬升,A股向上趨勢已經確立,市場風格有望向科技成長切換,建議關注AI、機器人、軍工、創新藥等板塊投資機會。

本周A股延續震蕩向上行情,但上證指數升穿3600點關口後,市場分歧有所加劇。盤面上,軍工、半導體、機器人、AI、「反內卷」,以及中報業績預增方向呈現輪動上漲,資金加速從前期較熱的微盤股,湧向大市值藍籌,主要板塊龍頭公司股價在市場震蕩中呈現較強抗波動性。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7月中國經濟延續「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生產需求持續增長的同時,就業和物價總體穩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工業生產、消費、服務業等方面均獲一定改善。他強調,經濟基本面的回暖,為市場走強奠定堅實基礎。近期上證指數突破去年10月8日創下的3674.4點高點,表明投資信心正逐步增強,市場賺錢效應不斷提升,A股正逐步走出「慢牛、長牛」,向上趨勢進一步確立。

「上證指數已突破去年10月8日創下的階段高點,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橫盤震蕩』行情已告一段落。」申萬宏源證券財富管理研究部首席分析師蔣亦凡表示,上證指數本周一度升穿3700點關,儘管此後指數沖高回落、個股亦現普跌,但總體看「市場沿着短期均線震蕩盤升」態勢明確,指數短暫震蕩不會對中期方向產生影響。他並指,2016年以來,上證指數最高點為2021年創下的3731點,目前指數已臨近該點位,大盤沖關前出現「震蕩蓄勢」實屬正常,加之近期各大行業較多的利好催化,已對市場風險偏好構成提振,對後市不妨樂觀些。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張思遠觀察到,上證指數站穩3674點關鍵點位,市場成交量也同步放大,本輪「慢牛」行情具較強持續性。他提醒,有別於去年由金融板塊主導、「國家隊」資金推動的「9.24行情」,寬鬆的流動性環境是推動本輪行情的首要因素,宏觀基本面持續穩固對行情起到重要支撐。此外,政策支持力度顯著增強,是本輪行情的底層基石,機器人、半導體為核心的科技成長,是當前行情的主要驅動力。

風險偏好提升科技股看俏

Wind數據顯示,本月以來有178家A股公司接受券商調研,上述公司主要分布於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其中AI產業鏈、機器人板塊等被券商看好。

投資布局方面,張思遠建議,關注科技成長與創新藥等領域投資機會,同時留意低估值高股息板塊後續走勢。考慮到「慢牛」行情往往伴隨板塊輪動和階段性震蕩,風險承受力較強的投資者,可在市場回調時適度加倉,把握下半年消費白馬估值修復,以及新能源板塊回暖帶來的潛在投資機會;風險承受力一般的投資者,可高位適當減倉,降低盈利回吐風險。

蔣亦凡相信,隨着市場風險偏好的抬升,科技方向熱度或續提升,A股市場風格有望從銀行、高股息等防禦類品種朝着科技成長領域切換。具體看,本月AI投資方向有望迎來主題性機會,機器人領域的傳感器、控制器、靈巧手等板塊或反覆出現階段性投資機會。半導體國產化趨勢中,建議關注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晶圓製造、IC設計等。他補充說,軍工板塊今年有訂單回升預期,且地面與航空裝備、軍工電子等子版塊一季報已有觸底跡象,後續值得關注。此外,創新藥在歷經近四年調整後,或逐步迎來收穫期,今年創新藥板塊料迎基本面拐點。

上半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營收同比增長27.8%,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楊德龍認為,目前機器人雖主要應用於工業領域,但在資本投入推動下,機器人產品進入家庭僅是時間問題。人形機器人發展領域,中國無論數量抑或質量均居世界前列,且在商業應用端具有優勢,鑒於人形機器人是「AI+消費」最佳落地場景,建議通過布局細分龍頭股或相關主題基金抓住產業機遇。

(點新聞記者倪巍晨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滬指站穩3674點關鍵位 專家指「震蕩蓄勢」A股向上趨勢確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