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月15日中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會談結束,雙方一起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從發布會中,中國社科院教授、國際問題專家賀文萍認為,可以看到幾點信息:一是會談持續近3小時,兩國元首同乘專車時沒有翻譯在場,是真正的「一對一」;二是雙方並未達成協議,但兩位元首都未給對方難堪;三是有關烏方態度。
特朗普稱,正在籌備俄烏首腦會晤,以尋求達成停火協議結束俄烏衝突,而能否促成這一切取決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賀文萍對點新聞表示,上述言論很直接,說明特朗普和普京確實談的不錯,如果最終俄烏無法停火,那就是澤連斯基的問題,所以特朗普這番話其實暗含警告意味。
「對澤連斯基來說,目前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接受特朗普為他安排的一切,老老實實上談判桌和普京談,不要妄想通過所謂的分歧來搞砸會談,讓俄烏戰火繼續。」賀文萍說,不過鑒於歐洲也不願意俄烏就此停火,因此,最後或許還會出現其他的變數。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認為,從戰場到外交,俄羅斯此時握有的籌碼並不少。烏東地區的夏季攻勢,在過去一段時間取得重要突破,使俄方在談判中更有底氣。外交上,普京與多國領導人的密集通話,也讓俄羅斯在會前形成了一定的支持網絡。在這樣的背景下,普京完全有理由在阿拉斯加會晤中採取「拖字訣」,一方面表面回應美方的和平倡議,另一方面繼續在戰場和輿論戰中爭取時間。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劉慶彬發文指出,閉門會談環節跟事前安排的不一樣,從特朗普和普京的一對一對話,臨時改成了三對三,這應該是壓縮時間的安排。
劉慶彬認為,美俄元首峰會氛圍中規中矩,對美國和俄羅斯而言,正式會談肯定是同預期存在落差。峰會開始之前,特朗普政府的口風幾經變化,先是暗示美國會與俄羅斯討論「土地換和平」,結果和歐洲盟友開了場線上會議,又改口說,特朗普只和普京討論停火,領土問題讓俄羅斯自己和烏克蘭談,還揚言俄羅斯如果不停火,會遭到非常嚴厲的制裁。這種變幻不定的口吻,帶有特朗普強烈的個人色彩,也注定這次峰會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劉慶彬表示,無論美俄元首談得怎麼樣,國際形勢已經因這場峰會,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各方都在為可能的變局做準備。
(點新聞記者朱燁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