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國家統計局今日(15日)發布7月份經濟數據。數據顯示,7月受極端氣候條件及淘汰落後產能的影響,經濟運行壓力再度顯現。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指出,在一攬子支持政策的推動下,「兩重」、「兩新」財政撥款順利下發,裝備製造和高技術投資持續增長。同時,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品以舊換新及服務消費的增長勢頭良好。
然而,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度走弱,成為拖累內需增長的重要因素。市場期待更多針對性的增量政策出台,以保障全年順利實現增長目標。
工業增速維持高位
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較6月回落1個百分點。1-7月,內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較2024年同期增長0.4個百分點,顯示出工業生產的較快增長。
馬泓表示,從三大分項來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製造業增長6.2%,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3%。製造業產出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高技術製造業(9.3%)和裝備製造業(8.4%)的增速分別快於整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和3.6個百分點,這得益於特別國債發行的財政資金支持。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製造業結構仍在不斷升級和優化。7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均快於整體增速。
具體來看,通用設備製造業和運輸裝備製造業同比分別增長8.4%和13.7%,較6月的增速分別加快0.6和3.6個百分點。此外,大型基建項目的陸續開工推動了下游鋼材需求,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8.6%,較6月大幅回升4.5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表明,製造業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房地產銷售放緩
溫彬表示,1-7月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2%,降幅較1-6月擴大0.8個百分點,為非疫情時段最低水平,顯示出房地產市場仍在震盪尋底。
房價方面,儘管房價持續回落,但7月以來下降速度略有放緩。根據數據,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與6月持平;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0.5%,降幅較6月收窄0.1個百分點。
在銷售方面,1-7月內地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0%,降幅較1-6月擴大0.5個百分點;銷售額同比下降6.5%,降幅較1-6月擴大1個百分點,這兩項數據均為年內最低增速。銷售額下降速度快於銷售面積,反映出房價下滑的趨勢。
服務消費表現優於商品消費
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3.7%,較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經過季調後,環比下降0.14%,低於歷史同期均值0.63,已連續第二個月出現環比負增長。
溫彬指出,在消費結構上,服務消費表現優於商品消費。7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限制性政策的糾偏和居民外出意願的上升,餐飲收入出現反彈。然而,商品零售同比增長4.0%,比上月放緩1.3個百分點。
從商品細項來看,受以舊換新政策影響,支持品類的增速繼續回落。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速由24.4%降至13.8%,家電類由32.4%降至28.7%,傢具類由28.7%降至20.6%,汽車類則由4.6%降至-1.5%。只有通訊器材類增速由13.9%上升至14.9%。五類加總後的同比增速由14.3%進一步回落至9.8%。值得注意的是,暑期假日效應推動下,體育和娛樂用品類增速加快,由9.5%上升至13.7%。
總體來看,7月消費表現弱於預期,主要受以下因素拖累:一方面,資金下達節奏與風控系統升級導致部分地區在5-7月臨時暫停以舊換新「國補」通道;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仍在尋底階段,7月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5.2%,同時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回落,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消費。
溫彬表示,隨着以舊換新「國補」政策重啟,以及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的新政策實施,再加上暑期和國慶出遊帶動的文體商旅融合消費升溫,消費增速仍有回升的可能。
三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放緩
展望2025年三季度,馬泓指出,經濟增速可能有所放緩。7月份主要宏觀指標(除工業生產)增速較6月份明顯回落,剔除季節性因素後,內需不濟的問題再度顯現。目前,全球貿易環境依然複雜,而國內物價水平總體處於低位,企業利潤率下降導致新增信貸增長疲軟。
年初有關部門制定的「兩新」、「兩重」支持計劃所涉及的財政資源大部分已下撥完畢,但民間部門的經濟活力並未有效改善。因此,不排除政府在三季度末及四季度初推出新一輪支持經濟穩定發展的增量政策,以對沖和緩和各方的負面衝擊。
預計下一個階段,各類項目資金的落實速度將有所加快,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有望得到提振,從而使內需總體保持穩定,這與年度展望報告預測的運行趨勢基本一致。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倪巍晨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