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沙頭角墟旅遊樞紐 推動北都藍綠旅遊藍圖 劉國勳提5點建議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和新界北團隊召開記者會,就如何活化以推動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提出一系列建議。(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點新聞報道】《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提出於最東部發展「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惟一直未有具體細節。一直倡議及推動以發展帶動北都經濟的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及新界北團隊於今日(15日)召開記者會,就如何活化以推動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提出一系列建議。具體建議如下:

1.重新檢視禁區範圍 逐步開放剩餘禁區

邊境禁區的陸地覆蓋範圍,由2008年的約2800公頃,分階段縮減至約400公頃,2016年後一直維持現狀。建議重新檢視剩餘400公頃禁區,研究逐步開放,除過境管制站等必要範圍外,其餘應全面開放。至於過渡期內,可持續優化邊境禁區證的網上申請服務,盡快提供即時預約,簡化流程,便利遊客進出。

2.善用海岸資源 發展跨境水上遊樂

沙頭角海位處本港東面,沿東面海岸至西貢,有不少海島及豐富海岸資源。建議先解禁沙頭角海,並集合跨部門之力清除淤泥等問題,打造水上遊樂地帶。同時沙頭角對岸就是深圳大、小梅沙等水上活動集中地,內地有梅沙、南澳等口岸碼頭,可研究在沙頭角海沿岸設簡便口岸,發展遊艇自由行及跨境跳島遊等。

3.加快落實中英街旅遊計劃

沙頭角第一、二分階段開放旅遊運作順暢,透過人面識別科技以無感通道方式進出中英街的先導計劃亦順利落地。政府應盡快落實香港旅行團經中英街檢查站以「團進團出」方式進入中英街旅遊,以進一步深化沙頭角旅遊的歷史文化元素。

4.活化沙頭角設施 打造美好旅遊體驗

-在即將重建的沙頭角口岸,增設通道連接沙頭角口岸及沙頭角墟,重建沙頭角街市及停車場成多層市政大樓,在申請到批准重建前的過渡期內優化現有設施。

-新樓街歷史悠久,建議在全面活化的同時,保留其獨特的歷史風貌,重新注入現代旅遊元素,打造成為沙頭角的標誌性景點。

5.提供資源配合政策 支持發展旅遊

-擴闊沙頭角公路,並引入綠色智慧集體運輸系統,改善區內交通配套。

-建議將沙頭角一帶納入「離島遊計劃」,提供免船費優惠,鼓勵合資格的團體前往舉辦活動。同時將本地居民漁船發牌認證作水上的士,進一步推動區內旅遊業發展。

-放寬土地及旅遊配套等審批限制,建立完善的旅遊配套,包括民宿、農莊、食肆等,提升沙頭角的旅客體驗。

相關閱讀:

沙頭角口岸8·1起拆卸重建 劉國勳料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

甯漢豪:北都預留90公頃大學城用地可再增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活化沙頭角墟旅遊樞紐 推動北都藍綠旅遊藍圖 劉國勳提5點建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