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介嶺
特朗普與普京將於當地時間今日(15日)在阿拉斯加會晤,世界的目光開始聚焦偏遠的安克雷奇海岸。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兩人尚未見面,特朗普又與澤連斯基吵翻了天,兩人唇槍舌劍,懟來懟去,像穿越到了幾個月前。
最近一段時期,特朗普連放狠話,俄羅斯若我行我素將面臨嚴厲制裁。誰知,烏克蘭還沒高興幾天,剛剛過去的周末,特朗普的態度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在呼籲停火的同時多次暗示俄烏和平協議涉「領土交換」。
此番表態惹毛了澤連斯基。他強調,「憲法是我們在戰爭中的立足點,不能被視作阻礙,而是我們堅守的基石」,並引用烏克蘭憲法條款稱,任何土地轉讓或割讓,都必須經過全國公投。烏克蘭理應獲得和平,不會將領土拱手讓人。
特朗普則質疑澤連斯基為何發動戰爭能繞過公投,在涉及領土交換時又談起了需要公投。這明顯有點強詞奪理,再次模糊了誰是戰爭始作俑者的界限。看來,為了拿諾貝爾和平獎,這位年近八十歲的老人急於促成俄烏和平協定,可能有些情緒化。
不過,「領土交換」不是什麼新提議,特朗普上任伊始就是這個態度,只是當時同樣遭到澤連斯基的激烈反對。事實上,澤連斯基也有過「事實上」,而非「法理上」接受某些俄佔領土被俄羅斯長期佔有的念頭。
不得不說,在這場外交「鬥法」中,普京似乎又掌握了主動。8月13日,俄羅斯外交部副發言人法捷耶夫重申,莫斯科的立場沒有改變,烏克蘭必須割讓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州,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野心。
俄羅斯還故伎重演,在美俄談判前加強了對烏軍事攻勢,甚至在波克羅夫斯克鎮附近的主戰場上突破了烏軍防線,開始向烏東煤礦重鎮多布羅皮利亞推進,其目的,誠如澤連斯基所言,是「在8月15日特普會之前創造某種信息背景,特別是在美國的信息空間,顯示俄羅斯正在推進,烏克蘭正在潰退。」
作為弱勢一方,澤連斯基對普京的談判誠意疑慮重重,也生怕被特朗普出賣還幫他數錢。基輔的擔心主要有:
一是美俄峰會最終成為普京的「個人勝利」。在澤連斯基看來,普京需要的只是一張與特朗普會面的照片,其如願踏上美國領土不僅為尋求推遲對俄制裁創造了機會,而且還有助於俄羅斯打破外交孤立。
二是特朗普提出「交換土地」給普京強推俄羅斯議程提供了機會。烏克蘭議會對外政策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認為,在一個不是由美國或其國家利益設定,而是由普京設定的的框架內運作和談判,普京將試圖說服特朗普接受其觀點,把俄方的要求變成美俄的共同要求。若烏克蘭不同意,就會背上破壞談判駡名,至少會「被視為實現停火的障礙。」
三是擔心俄烏背着烏克蘭私相授受。特朗普中東問題特使維特科夫上周與普京見面後稱,「俄羅斯準備結束戰爭」,或至少同意停火。有報道稱,普京要求烏軍交出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尚未被俄軍佔領的領土並從這兩個地方全部撤出以換取停火。基輔認為,莫斯科確實打的是這個算盤,但不能確定特朗普最終會站在烏克蘭一邊,還是俄羅斯一邊。
這也正是澤連斯基堅持烏克蘭必須參與談判的原因所在。也許感受到了領土問題的敏感性,特朗普日前與德國總理默茨、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北約秘書長呂特、芬蘭總統斯圖布、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波蘭總統納夫羅茨基等歐洲領導人,以及澤連斯基舉行線上峰會時承諾,他不會就領土問題進行談判,這需要由普京和澤連斯基來決定。
他還就對俄談判原則與各方達成共識:烏方必須直接參與俄烏衝突的和平解決。與烏克蘭有關的一切只能與烏方討論。籌備召開烏美俄三方會談;必須停火並明確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如果俄方不同意停火,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後果」。顯然,烏克蘭的訴求得到了歐洲盟友的呼應,歐洲對特朗普對俄政策的影響依舊不容小覷。
連日來,對可能影響烏克蘭未來的美俄峰會資訊有點混雜,俄烏態度強硬,寸步不讓,特朗普的態度也飄忽不定,不免讓人對談判前景心生悲切,但公開要價不一定是談判底線。馬克龍在美歐線上峰會後稱,特朗普在阿拉斯加會晤的目標是「實現停火」,這一期待是現實的。無論如何,俄羅斯已成強弩之末,烏克蘭也是滿目瘡痍。當務之急是實現停火。早一天停火,便少一點生靈塗炭。至於特普會能否帶來和平曙光,國際社會只能「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準備」。
(作者為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