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鄭久慧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銘記那段可歌可泣的保家護國歷史,緬懷先烈奮力抗敵的犧牲精神,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和平日子,是每一位中國人的使命。筆者自從年初至今走訪不少革命歷史古蹟遺址,發現多數位於郊區。而本港文化深度遊廣受旅客歡迎,隨着郊野公園旅遊、海島遊、古蹟與抗戰歷史旅遊日漸普及,如何優化各類配套,提升旅遊體驗,值得當局深入研究。筆者想根據親身經歷,從優化車位方面探討一下。
參觀抗戰景點,要麼是團體或學校組織前往,那就涉及旅遊巴的停車需求;要麼市民自行驅車前往,也需要解決私家車的泊位;若市民承搭公共交通工具,再步行前往古蹟,因當年抗戰需要,不少遺址位於偏僻郊外山林,步行距離可能頗長,老幼未必吃得消,而當局亦未有計劃設「抗戰巴士」專線,專門循環於各遺址之間,或者設接駁巴士直達古蹟鄰近的交通樞紐。此外,「粵車南下」正在分階段逐步推行,料未來自駕進行深度遊的旅客將逐步上升,須研究增加景點停車位,便利遊客與市民前往參觀。
例如位於新娘潭路的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附近並無政府的停車收費錶(俗稱「咪錶」),亦無私人停車場,僅在烏蛟騰烈士紀念園門前有一小段迴旋車道,估計最多能停兩輛旅遊巴或數輛私家車,再向外就是車來車往的新娘潭路,每個方向僅單線,不適宜短時間靠在路肩停車入內參觀,故此該處明顯車位不足。沙頭角抗戰紀念館位於民居群之中,館內不設車位,館外既無咪錶,亦無私人停車場,該處甚少公共交通路線覆蓋,駕車訪客只能將車輛堪堪停在路旁草叢中。又例如位於元朗的下白泥革命碉堡,僅一條雙向單程車路入村,村口處雖有小塊空地,卻是專線小巴必經之路,須預留給小巴上落客及掉頭之用,不可泊車。村口到碉堡之間的狹窄村路亦不適宜泊車,附近更未見咪表位或私人停車場。而擔當主要抗戰展覽工作的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外圍鄰近東區走廊主幹道,交通繁忙,也未見公眾咪表位。該館內雖有露天私家車停車場,參觀者可免費停車3小時,但筆者目測車位最多約廿個,難以應付節假日所需。

即使有停車場,時租亦可能高得離譜,分分鐘浪費旅遊資源。造價逾2億公帑的全港首個由政府興建人工泳灘大埔龍尾泳灘,在2021年啟用,屬於新泳灘,亦是新界北一帶和吐露港唯一的泳灘,故此近年頗受本港及內地年輕人歡迎。龍尾海灘附近,雖有距離約百米之外、近大尾督的公眾咪錶停車位,然而該咪錶位毗鄰兩個大型燒烤場、家樂徑及水上活動中心,使用者眾多,故此經常車滿,難覓一位。就在龍尾泳灘入口處有一塊空地,由私人停車場營運提供露天時租車位,更設有暢通易達車位便利傷健人士。按道理說這個龍尾泳灘停車場近在咫尺,非常適合泳客與旅客使用,問題是假日(星期六日與公眾假期)的日間停車費高昂得驚人,私家車頭兩小時(可半小時計費),每小時收40元停車費;其後每小時停車費高達60元(見連結https://www.carparkhero.com/car-park/%E5%A4%A7%E7%BE%8E%E7%9D%A3%E9%BE%8D%E5%B0%BE%E7%81%98%E9%9C%B2%E5%A4%A9%E5%81%9C%E8%BB%8A%E5%A0%B4/)!因這個公眾停車場刊載於康文署網頁(見連結https://www.lcsd.gov.hk/tc/beach/index/beach-location-nt/beach-address-tp.html),料為政府外判土地予私人營運,故此當局應積極嘗試協商,降低節假日收費。
若說龍尾泳灘停車場是以差別取價(price discrimination)的方式,避免車主長期佔用車位,增加流轉,但即使是遊客雲集熱點的港島南區海灘,也難覓如此高的時租。深水灣泳灘附設的私營停車場,在節假日(星期六日與公眾假期)的日間收費,私家車頭兩小時(可半小時計費),每小時收30元停車費;其後每小時停車費45元。淺水灣泳灘有不少公眾咪表位,一街之隔的私營商場有蓋停車服務在節假日(星期六日與公眾假期)的日間收費,私家車也只不過是每小時44元,更設購物泊車優惠。回想筆者數次途徑大埔龍尾泳灘停車場,見到僅寥寥數車停泊,故此為了更有效利用公共資源,當局即使外判停車場,亦應定期與營運商檢討收費,便民為先,從而提升億元泳灘的使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