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國家自2023年起將每年8月15日定為全國生態日,以提高社會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意識,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和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及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今日(15日)為全國生態日啟動禮暨研討會主禮。


為響應第三屆全國生態日,特區政府與非政府機構將於8月15日至9月28日期間推出多項特別活動及優惠,鼓勵市民一同參與。有關活動旨在提升市民生態文明意識,以及環境保護的行動自覺,響應國家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

卓永興致辭表示,希望透過舉辦全國生態日啟動禮及相關活動,增強香港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實踐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國家生態文明倡議,一直致力推動社會綠色轉型、保育生態,並加強與內地的合作,建設美麗香港、美麗中國。展望未來,政府將在北部都會區設立總面積超300公頃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結合濕地保育、康樂旅遊和漁農業發展,實現保育與發展並行。
卓永興指出,為慶祝今年的全國生態日,特區政府聯同超30個非政府機構在未來兩周推出多項特別活動及優惠,包括免費開放設施、提供免費生態導賞團和夜間導賞、舉辦工作坊和講座、派發紀念品,及在指定區域辦活動,參與者能以優惠積分兌換禮品。

李慧琼表示,全國生態日自2023年開始推行至今已是第三屆,特區政府每年都積極響應,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香港雖然地少人多,但4成以上的土地屬於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擁有紅樹林、濕地、珊瑚群等珍貴的自然資源以及歷史悠久的漁村和客家村落,守護這些綠水青山不僅是對環境的保護,更是對文化記憶和社會情感的珍惜。
李慧琼續指,今日研討會的主題是「以創新和藝術推動自然保育與鄉村活化」,這與生態工作非常貼切,因為保育需要工具,也需要與時俱進。創新最有力的工具當然是科技,除了科技,要打動人心、讓市民同心守護自然,還需要情感連結,藝術能讓人感受到這種連結,使保育不僅是政策,更是發自內心的選擇。「希望不久的將來,香港不僅是大家熟悉的金融中心、創新之都,更能成為亞太地區的綠色之都。」


隨後,啟動禮進行了《大型水生野生動物聯合救護機制工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旨在深化粵港澳生態合作,加速推進大灣區命運共同體建設。在嘉賓合照後,今日的研討會亦正式拉開帷幕,眾多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結合具體案例進行有關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主題的演講。
(點新聞記者梁譯尹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