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8月14日,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深圳行進入第二日。「館長」表示,選擇深圳是因為這裏被譽為「中國科技之都」,希望透過幾天的行程,讓觀眾看到深圳的精彩發展。
「館長」首先參觀了深圳騰訊總部,親身體驗了刷掌支付、刷臉支付等人工智能在多領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隨後試乘新型的智能無人駕駛汽車,感嘆「這也太厲害了」。此後,「館長」還前往星塵智能公司、眾擎機器人公司參觀最新推出的智能機器人等,並與人形機器人展開趣味互動,一同完成躺地、坐下、快步走等動作。體驗過程中,「館長」體多次表示:「太不可思議了,這技術超厲害的。」
「館長」體驗刷掌支付 大讚「實在太方便了」



進入公司的展覽館後,「館長」首先跟隨講解員重走了騰訊的發展之路。從企業初創時期的第一台服務器,到早期的尋呼機設備,再到各年代經典手機機型。「館長」在參觀中表示,這些設備的迭代發展路徑與台灣非常相似,看到諾基亞等一些經典款手機時更是激動表示「這款手機我有」、「這款我也有」。

在展廳特別設置的1∶1復古網吧體驗區,「館長」坐在還原度極高的老式電腦前,回憶起二三十年前在網吧玩遊戲的情景。


「館長」體驗「刷掌支付」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向「館長」重點介紹了騰訊為微信支付最新開發的「刷掌支付」功能。這項創新支付方式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用戶只需將手掌置於專用感應器前即可完成支付。其最大特色在於拓展了離線支付功能,即使手機電量耗盡自動關機,用戶仍可通過「刷掌」完成租借充電寶、地鐵入閘等日常消費場景,真正實現無接觸、無障礙的便捷支付體驗。

數字化技術為文物「延長壽命」

騰訊公司還嘗試將數字化技術運用於文物的還原,以技術重現的方式將那些未來可能損壞或消失的文物留存下來。並且在還原的基礎上,還嘗試以遊戲技術加成,增加用戶與數字化文物之間的互動性。「館長」使用與數字化文物配套的手電筒裝置,能夠在呈現文物的幕布上照射出壁畫的金絲描邊,並且這些照射出的金絲可以隨着手電筒的移動而靈活流動。

AI技術與醫療融合的新突破

在醫療方面,騰訊最新研發出了AI智能聽診器。這項新型技術設備能夠輔助醫生,為新生兒篩查先天性心臟病,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參與了65萬新生兒的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過程。

除了智能聽診器外,還有鍛煉實操的心臟復甦演練機器。這台機器有AI助手輔助教學,致力於幫助更多普通人學會心臟復甦的急救方法,讓更多突發心臟病的患者能夠在「黃金時間」得到救助,達到「科技為民生服務」的目的。

體驗自動駕駛 「館長」:這也太厲害了!
結束在騰訊公司的參訪後,「館長」搭乘一輛智能無人駕駛汽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這款自動駕駛車輛搭載了多感測器融合系統,在行駛過程中不僅能自主完成方向盤控制、車速調節等基礎操作,還具備精準的障礙物識別與避讓功能。「館長」在車輛行進的過程中,對它的避障、轉彎等功能表現出濃厚興趣。

「館長」此次體驗的是已經在深圳開始7×24小時運營的小馬智行無人駕駛出租車。此前從未體驗過無人駕駛的「館長」驚呼「好厲害」、「好羨慕」、「好想要」。全程平穩、舒適的乘坐體驗也讓「館長」禁不住感嘆「台灣什麼時候可以有?」。


「館長」解鎖機器人「後空翻」
在參觀新型機器人的行程中,「館長」先來到的是一家名為星塵智能的科技公司。這家公司展示的機器人屬於「文藝型」,它在現場為館長泡茶、盛湯圓、繪製非遺漆扇,傾向於從事安靜平和的活動,展現出與工業機器人截然不同的柔和氣質。




隨後,「館長」進入了另一家名為眾擎機器人的科技公司。這家公司擅長為機器人開發大幅度動作,並首次實現了機器人屆的前空翻特技、獲得專利。這裏展示的機器人可以實現像人類一樣的屈膝行走,還可以用絲滑的動作跳舞。講解員告訴「館長」,這些機器人有了運動功能做基礎,就可以切換軟件,用於不同的行業做各種工作,扮演健身教練、家教、保安等不同角色,甚至可以在未來替代人類去做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工作。



「館長」在參觀之後表示,大陸在機器人領域的未來不可限量,鼓勵這些科創企業繼續成長、刻苦鑽研,「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厲害」。

(點新聞實習記者張夢凡報道 視頻製作:舒城)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