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香港科技大學承辦的「內地與港澳高水平大學校長圓桌會」昨日(12日)圓滿舉行,會議以「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的大學使命與協同創新」為主題,聚焦教育強國建設與大學協同創新。會上還同時舉行了「生命科學開放聯盟」成立儀式,在國家教育部懷進鵬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林蕙青會長、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羅永綱及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啟動。

懷進鵬指出,教育是實現國強民富最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力量,是經濟持續繁榮的要素、國家綜合競爭實力提升的核心「密碼」。要更加準確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在教育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教育與世界的全新座標中,看清楚教育內外部環境深刻而巨大的變化,進而把握好教育的時代方位、歷史責任和重大任務。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一直以來,香港專上教育界積極貢獻一己所長,努力配合國家教育建設的目標。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制度優勢之下,香港整體教育競爭力在全球排名前5,也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未來10年,國家將會高速發展教育,迎來高等教育的黃金時期,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發揮好香港作為國際化橋樑與窗口的角色,全力促進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多元化,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高校更深更廣的合作,培養引領未來的棟樑之才與科技精英,為教育強國發展與民族復興貢獻堅實的力量。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表示,科大很榮幸承擔此次圓桌會的舉辦工作,並與內地及港澳頂尖高校及機構共同發起『生命科學開放聯盟』。科大期待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未來持續推動內地與港澳高校的資源整合與機制創新,深化與海外的教育資源共享與科研合作,積極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為區域與全球教育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是次會議旨在讓高校領導代表探討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世界頂尖大學如何把握機遇,加強交流合作與經驗分享,深化開放協作。會議聚焦三大核心議題:「強國建設,大學擔當」、「教育強國,大灣區角色」及「教育強國,港澳貢獻」,與會者就學科交叉創新、國際科研合作、生命科學開放模式,以及頂尖大學論壇籌備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會議強調,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建立高層次學術交流平台,促進全球頂尖大學之間的互學互鑒,互融互通等策略勢在必行。內地與港澳高校需發揮戰略協同效應,善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港澳雙向橋樑角色,共同推進國家教育國際化進程。

「生命科學開放聯盟」正式成立
會議宣布由15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生命科學開放聯盟」,並發布《生命科學的全球開放與合作》倡議書及啟動「Vita」系列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設計劃。該聯盟由復旦大學校長金力院士擔任理事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及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院士擔任副理事長,並於復旦大學設立秘書處,統籌推進聯盟的運作;而香港科技大學亦設立代表處,以充分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優勢。聯盟將匯聚內地與港澳教育科研資源,聯同全球頂尖院校共同推動生命科學領域的人才培養、研究模式創新及成果轉化。聯盟呼籲全球生命科學界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放科學倡議,堅持開放、合作、交流與協同的科研創新理念。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