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科技大學校園醫務所自今年5月底,率先使自身研發的人工智能醫療平台——SmartCare系統,協助簡化臨床治理流程,加快醫生問診速度,提升患者體驗。系統更設有「虛擬患者」的功能,可提供模擬診症資料,讓學生提出診斷方案,AI將為學生答案評分並作出建議。該功能日後有望可應用至醫學教育,目前正在申請專利。
SmartCare系統基於早前由科大研發的全球最大型醫學界多模態語言模型MedDr發展而成。病人面診前,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經文字或語音輸入其就診原因、病史及徵狀等資料,配合智能分流系統,方便醫護人員進行分流,大幅提升效率及縮短輪候時間。
面診期間,醫生可通過支援廣東話、普通話及英文的實時語音功能,記錄病人情況,減少文字輸入工作。面診後,系統可自動生成30多種類型的醫療文件,包括轉介信、處方及醫生紙等,同時將病人資料整合至同一平台,方便醫護人員後續透過AI聊天系統跟進病人病情。
科大透露,除校內診所的試點外,正探討與港怡醫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合作,期望能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並作出改善。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