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全球多地出現基孔肯雅熱個案,香港近期亦錄得輸入病例。由嶺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全港首個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與人工智能的「GeoAI蚊患預報系統」,現正式應用於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港島屋邨堅尼地城觀龍樓,並計劃擴至北角健康村及大坑勵德邨使用技術,合共8個「滅蚊監測點」,為前線物業管理人員提供實時與預測性的蚊患分析,提升防控效率,助力預防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在社區蔓延。
領導「GeoAI蚊患預警平台」研發項目的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及副教授王沛欣表示,嶺大於7月起與房協合作在屋邨安裝「智能滅蚊燈」,將提供技術支援與數據分析,包括辨識及分類各類由滅蚊燈捕捉的蚊種、預測未來三日蚊患趨勢、提供蚊患風險指數。
王沛欣補充,在香港發現的蚊子品種多達70種,近年氣候變化與城市密度上升,將加劇本港蚊媒疾病傳播的風險。GeoAI蚊患預報系統讓前線物管人員可以「睇圖做事」,及早在蚊患較高風險地點作出部署。

「GeoAI蚊患預報系統」主要由兩項人工智能物聯網裝置構成,包括智能滅蚊燈及氣象站。智能滅蚊燈專責滅蚊並記錄滅蚊數量、蚊種等資訊;氣象站則採集氣溫、相對濕度、降雨量等實時天氣數據。裝置採用太陽能板供電設計,只需數小時的間接陽光接觸,便能維持一個星期的操作,加上內置鋰電池,足以應對各種天氣。

「GeoAI蚊患預報系統」通過與社區、學校、政府部門及企業合作,現時已在全港18區安裝超過50台智能滅蚊燈系統,實時採集並傳送滅蚊與氣象資訊,推動「智慧控蚊」成為防疫新常態。市民可透過嶺大的蚊患風險平台,取得各區實時及預測的蚊患情況,從而能避開蚊患嚴重的地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