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熊向暉:波瀾壯闊 傳奇人生

文/關品方

今年是熊向暉(1919-2005)逝世20周年。他祖籍安徽鳳陽,生於山東萊州,是中共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隱蔽戰線工作者。他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長。熊向暉17歲時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經蔣南翔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清華分隊負責人。

當年蔣南翔23歲,是清華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也是1935年「一二・九」 學生運動領導人之一。蔣南翔後來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和黨委書記長達14年(1952-1966)。在他任內,清華大學的規模和學術水平顯著提升。他推動教育與科研相結合,創建了原子能、自動控制等新興學科,倡導「又紅又專」 的人才培養理念。

有關蔣南翔,日後如有機會,筆者另文介紹。本文聚焦談熊向暉。

1937年國共再度合作,聯手抗日。中共中央吸取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教訓,認為國民黨亦敵亦友,未雨綢繆布置隱蔽戰線工作。胡宗南在西安統率重兵直面延安,周恩來認為有必要部署潛伏特工,遂指示蔣南翔推薦秘密黨員加入國民黨在長沙組織的「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蔣南翔推薦了熊向暉。周恩來在了解其情況後認為合適,指示將其作為「閑棋冷子」伺機力爭安插在胡宗南身邊,旨在推動國民黨抗日。若合作破裂,或可起到減少損失的作用。

1938年,胡宗南來到湖南,組織「赴胡宗南部隊戰地服務團」。熊向暉奉命報名參加,充分準備。胡宗南親自面試時,他坐而不立、對答鏗鏘,態度不亢不卑、立場不左不右的表現,給胡宗南留下深刻印象,遂得以錄取。面試成功後,熊向暉按組織指示,秘密到漢口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讓董必武代表他與熊向暉詳談、傳達核心任務:「長期埋伏、隱蔽身份、甘於做『閑棋冷子』、寧亢勿卑」,並贈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938年,胡宗南手握重兵,名震一時。由於熊向暉表現突出,胡宗南保送他到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學習。熊向暉遵組織指示、不動聲色靠近胡宗南,逐步成為他的心腹秘書,負責起草講話稿等核心工作,接觸到國民黨的核心機密。

熊向暉潛伏期間的主要貢獻之一是1943年保衛延安。當年蔣介石密令胡宗南借共產國際解散之機「閃擊延安」,限6月30日完成部署,7月9日發起進攻。熊向暉及時獲取該計劃,通過秘密渠道(經由王石堅負責的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電台)報告延安。中央7月3日收到情報,得以提前應對。此前胡宗南在洛川召開軍事會議,計劃兵分九路「閃擊延安」,調動60萬軍隊進行部署。中共知悉後,向全國公開蔣介石的計劃,同時進行軍事布防部署,免於遭受重大損失。在全國反對內戰的輿論壓力下,蔣介石被迫擱置「閃擊延安」計劃。熊向暉的情報既及時又準確,後來毛主席稱其為「一個人可以頂幾個師」。

熊向暉在胡宗南身邊10年,利用接觸到軍事計劃和政治決策核心機密的便利,持續為黨組織傳遞關鍵情報。周恩來曾評價他為:「蔣介石的作戰命令還沒有下達到軍長,毛主席就先看到了」。

熊向暉第一次和周總理面談,是在1946年6月10日,在南京梅園新村30號中共代表團駐地,周總理為他布置具體任務。熊向暉第一次見到周總理,是在1937年12月31日。當天周總理到武漢大學發表演講,熊向暉在座聆聽。當時他已加入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並被胡宗南部隊錄取,收到周恩來演講的消息後,他從湖南趕到武漢大學。根據他的回憶:「31日晨8時許,我趕到珞珈山,武漢大學禮堂已座無虛席,我擠站在牆邊。有人指揮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和《大刀進行曲》。」當天周恩來的講題為《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他鼓勵青年們「第一,到軍隊裏去」「第二,到戰地服務去」「第三,到鄉村中去」「第四,到被敵人佔領了的地方去」。熊向暉深受感染,演講結束後,主動要求服務團讓他暫留武漢,其實是找到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請求安排具體工作,才有後來董必武代表周恩來分派給他做「閑棋冷子、長期埋伏」,爭取靠近胡宗南的特工任務。

1949年建國前夕,熊向暉與周恩來在北京重逢,其隱藏的共產黨員身份及潛伏的特工使命才正式公開。當時在座的有前國民黨軍要員。國防部次長劉斐感嘆:「怪不得胡宗南會打敗仗。」和平談判國民黨代表團首席代表張治中奇怪:「熊向暉是如何「起義」的?」周總理笑着解釋:「他1936年入黨,去胡宗南那裏是我親自派遣。」眾人驚訝之餘,默然無語。

國共之爭,成敗在民心向背、民心趨避。新中國成立,國民黨敗走,共產黨勝利,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抉擇。

胡宗南雖然知道熊向暉曾參與學生運動,卻始終未察覺其共產黨員身份,1946年甚至着手安排保送他往美國學習。熊向暉的潛伏生涯,堪稱中共隱蔽戰線的經典範例,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忠誠、智慧與犧牲精神。熊向暉作為共產黨安插在國民黨內部的「間諜」,在解放戰爭期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47年3月,蔣介石下狠心,決定取消中共中央的武裝和根據地,第二次計劃「閃擊延安」時,熊向暉又一次成功地將國民黨的作戰計劃上報給中共中央,相關情報如雪片飛至,直接導致國民黨的進攻失敗,為中共贏得寶貴的時間和戰略優勢。熊向暉當年的工作已不僅限於提供戰略信息,他還參與了胡宗南的具體戰術準備。延安的空城計讓胡宗南部隊陷入困境,中共中央贏得了戰略轉移的空間和時間。

1947年夏天,胡宗南資助熊向暉到美國留學深造,終於成行。同年9月,因北平地下黨的一部秘密電台被國民黨特務破獲,熊向暉的上線聯絡人王石堅被捕,文件痕迹追蹤到熊向暉,導致他的中共特工身份暴露。當時熊向暉已身在美國,胡宗南震驚之餘,決定不予處理。背後的原因之一是胡宗南的面子問題,他不願意公開承認自己被欺騙多年,在蔣介石面前無法交代。周總理料事如神,熊向暉在美國雖然千鈞一髮,但化險為夷。組織指示他偃旗息鼓,繼續潛伏,回國靜候時機,「勝利後歸隊」。

事實證明,熊向暉不僅是情報傳遞,他能夠在關鍵時刻影響戰局走向。新中國成立後他投身外交戰線,在周總理的領導下,為黨和國家繼續作出卓越貢獻。他參與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憑藉國際視野與專業素養推動多項外交事務。後更出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黨組書記兼副董事長,在經濟建設領域發揮作用。

1976年,熊向暉奉命居間促成葉劍英與華國鋒合作粉碎「四人幫」。他的一生,踐行了對黨的絕對忠誠,其潛伏智慧和鬥爭策略,在隱蔽戰線和外交舞台的雙重貢獻,被譽為中國革命史上「智勇雙全」的典範。周恩來評價熊向暉是「最成功的潛伏者」,他潛伏的事跡和鬥爭的場景,在國際情報工作領域,至今仍被視為教科書案例。

筆者了解熊向暉的事跡久矣,對他的膽略和智慧由衷敬佩。1947年是熊向暉的高光時刻。他赴美留學前,1月在南京與諶筱華結婚。婚禮由蔣經國擔任證婚人,所有費用均由蔣經國承擔。婚禮在以黃埔軍人為主的「勵志社」舉行,蔣經國還特別指派其秘書陳元全權操辦。

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周總理公開他的地下黨員和單線聯繫的工作時,他的家人和熊夫人都從未得知熊向暉的真實身份。他們獲悉熊向暉潛伏於龍潭虎穴長達10年而幸運地全身而退的真相時,百感交集,據說有不禁流淚的、也有感到自豪的。熊向暉工作到上世紀80年代初,繼續在外交戰線的國家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廣受同事和群眾的尊敬和愛戴。離休後直至2005年因病逝世,享年85歲,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筆者行文至此,為了嘆詠周熊兩人臥虎藏龍、肝膽相照,不可無詩。

(周)虎穴藏鋒數十年,閑棋冷子銘周公。運籌帷幄擎天手,砥柱危瀾暗夜穹。

(熊)力破千軍傳密報,功成九鼎定關中。山河喜見紅旗展,青史長記熊孤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熊向暉:波瀾壯闊 傳奇人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