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天文台在今日(5日)上午5時50分再次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並於上午10時30分宣布黑雨至少維持至下午3時,教育局隨即宣布所有日校(包括上午校、全日制學校及下午校)今日停課,制度執行井然。但你知道嗎?暴雨下學生是否上學的決定,是在混亂中逐步建立而成。
1992年5月8日,皇家香港天文台曾錄得一小時內高達109.9毫米的雨量紀錄,打破當時紀錄。堅尼地道及碧瑤灣發生山泥傾瀉,造成多人傷亡。然而,教育局當天下午才宣布停課,導致學生清晨冒暴雨上學,引至各界抨擊。
同年稍後,天文台首次推出四色暴雨警告制度,包括綠、黃、紅、黑。其中,程度較輕的綠色和黃色暴雨警告僅供政府部門和主要公共機構內部參考,並不向公眾發公布,而紅、黑雨警告也未與學校停課安排直接掛鈎。
直至1997年另一場暴雨事件重演,天文台於學生上學途中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但教育局並未即時宣布停課,情況混亂。為保障數百萬名學童安全,經申訴專員公署調查後,政府於1998年正式改為現行的「黃、紅、黑」三色暴雨警告,並明文規定:當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在上學前時段生效,所有學校須即時停課。
此後,教育局亦與天文台建立更緊密協調機制,加強資訊發放。2024年起,天文台更加入「特別天氣提示」功能,加強有關惡劣天氣信息發放,進一步提升預警能力。如今,家長及學生可以通過電台、電視台或手機應用程式「香港政府通知你」了解有關學校及公開考試的公布。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