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天我們先來關注天氣。本港近日天氣多變,狂風驟雨不時襲來。天文台今早(4日)6時3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於上午9時取消。上午10時25分,天文台再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在中午12時20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教育局宣布下午校的學生今日下午無需上課。下午1時25分,天文台改發黃雨警告,並於下午3時1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
自上周以來,本港黃雨、紅雨、黑雨連發。7月29日天文台曾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8月2日再發黑雨警告,8月2日至今日(4日)一連三日發出黃雨警告信號。暴雨為何揮之不去,屢屢襲港?天文台日前發布天氣隨筆,拆解本港連日暴雨成因。
過去一周,西北太平洋的大型季風渦旋持續影響華南及華東等地,渦旋內的熱帶氣旋「竹節草」為華東帶來大雨,本港今年的首場黑雨(7月29日),即是受「竹節草」延伸的廣闊低壓槽影響。
「竹節草」剛走,活躍西南季候風又於周末期間開始影響華南沿岸,加上高空擾動靠近,大氣條件有利對流發展,上周末至本周初廣東沿岸有大驟雨及狂風雷暴。
展望未來天氣,天文台指,隨着西南季候風逐步緩和,本周後期沿岸地區驟雨逐漸減少。同時,高空反氣旋會為華南帶來普遍晴朗及持續酷熱的天氣。而一個低壓區會為菲律賓以東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並在本周後期移向呂宋一帶,但其強度及路徑存在變數。
近期本港天氣極不穩定,點新聞提醒市民密切留意天氣變化。
再來關注基孔肯雅熱。廣東省佛山市日前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廣州、深圳、澳門等地陸續出現個案。截至8月2日24時,廣東全省今年累計報告7716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大部分病例分布在佛山,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
本港於8月2日發現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為一名12歲男童,居住在觀塘安達邨。衞生署交代指,該名男童上月曾在佛山逗留近兩周,於7月30日返港,翌日出現病徵並求診。病人目前情況穩定,已經退燒,關節痛亦已消退,但仍有皮疹。衞生署相信病人感染源頭是被蚊叮咬而感染,目前房屋署已在觀塘安達邨展開防蚊工作,包括放置蚊子陷阱,噴灑蚊霧,施放蚊油及蚊沙,加強屋邨消毒。
本港錄得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會否有更多個案出現?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高級醫生黃凱基今日(4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本港與內地交往頻繁,相信仍有高風險出現輸入個案,但基孔肯雅熱一般不會由人傳人感染,病毒需要靠蚊子傳播,因此要做好控蚊工作。
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不過大部分患者能夠自行痊癒。衞生署提醒市民切勿自行用藥,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因這些藥物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風險。
如何防控基孔肯雅熱?衞生署指,有效方法是防止蚊子滋生和避免被蚊子叮咬。如從受蚊傳疾病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並密切監察自身健康狀況,留意發燒、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以便醫生作出臨床診斷。
歡迎每周一至周五和我們一起觀香港、看世界。更多新聞請關注點新聞網和點新聞APP,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