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立法會《簡樸房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上周完成審議,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陳穎欣日前邀請房屋局負責分間單位專責小組的官員和房屋局局長政治助理歐陽文倩出席在葵涌舉辦的「簡樸房規管制度政策交流會」。交流會上,30多名居於葵涌、荃灣的劏房戶出席聆聽相關條例草案的解說,了解相關條例的審議進度、條例若通過後的過渡安排及簡樸房的優化措施等,局方亦收集、聆聽劏房戶對「簡樸房」規管制度政策的意見。

房屋局官員在解說時指,局方爭取今年內通過有關法案,但在簡樸房規管的推展上,有1年登記期和3年寬限期,前後共4年讓市場去調整,以確保未來營運的簡樸房符合法例規定的基本要求。因此,分間單位住戶毋須擔心,反而應加強認識自己的選擇與權益。局方代表也在交流會上分享了簡約公屋、過渡性房屋的內容,並透過影片讓出席的劏房戶直接感受搬入有關項目的居民的生活改善。

陳穎欣表示,歡迎及支持有關規管方案,認為該方案採納了工聯會提出的多項關鍵建議,包括調整「指明日子」的定義、延長寬限期至36個月,以及加強對租客的保障措施、規定簡樸房內必須有獨立水、電錶防止濫收水電費問題等等。她認為,政府設定36個月的寬限期,此舉將給予業主足夠的時間進行單位改裝與認證,同時確保租客的居住權益不受影響。政府推出的「早鳥優惠」政策,即對在寬限期內完成認證的業主提供費用減免,亦進一步鼓勵業主積極配合新規,推動合規「簡樸房」盡早投入市場,有助加快取締劣質劏房。
在租客保障方面,陳穎欣指出,新方案規定若業主未能在寬限期的最後6個月內完成認證,則不得續簽或簽訂新租約,且須向租客支付相應賠償,她認為這項措施有效防止業主拖延認證或誤導租客,進一步強化了對弱勢租客的保護。陳穎欣亦建議政府必須同時加強對非法「劏房」的巡查與執法力度,避免新制度實施後出現「地下化」問題,工聯會會繼續爭取增設「住戶登記制度」,以便更精準地識別和支援有兒童或長者的家庭,實現針對性的社會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