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早前獲發首個的士車隊正式牌照的星群的士今日(4日)聯同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智能出行實驗室舉行記者會,講解最新「智能派單決策」系統的運作。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智能出行實驗室主任柯錦濤教授表示,該系統採用人工智能分析方法,有別於目前市面其他平台,按實際情境靈活調整,如即時交通及供需狀況,從而提升派單建議的質素及準確度。他說,系統共有兩種配對機制,分別是平台根據訂單需求供司機自由選單的廣播模式,以及按客戶要求分發給特定司機的派單模式。


柯錦濤預計會創造即時收益及未來價值,當越來越多司機加入,人工智能便擁有更多學習數據完善系統,優化訂單配對,繼而吸引更多司機加入,形成良性循環。他透露,未來合作方案包括在運作框架中提升訂單調度、設計空車巡遊算法,以及推薦的士站、充電站和上落點等內容。


星群的士創辦人暨執行董事鄭敏怡表示,系統於7月14日投入運作,儘管人工智能仍在學習階段,有尚未完善的地方,但車隊接單量於7月份有顯著提升,按月增加約一倍。早前有傳媒測試,發現等待約一小時仍未有的士前來接載,鄭敏怡解釋的士司機通過不同途徑接單,因此,在運作初期,有司機尚未熟習,公司已提醒對方,若果不便接單,要將平台的相關功能關閉。
被問到車隊規模何時達成425架的目標,鄭敏怡說,車隊暫時擁有160架的士,目前未有具體時間表。至於司機數量是否符合預期,她說,每架車由不同司機輪流駕駛,重申人數並非重點,反而公司會確保他們符合培訓要求。
對於召車的保證時間,柯錦濤回應指,很難預測交通意外等突發情況,任何系統只能提供參考時間,無法給予絕對的保證。鄭敏怡則相信港人很靈活,如果等待時間較長,會考慮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平台亦設立即時退款功能。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