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是經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在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流行,流行範圍呈持續擴大趨勢。



佛山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澳門、深圳、廣州等地陸續出現個案,廣東省累計報告病例超6000宗。有網友發現,佛山市區今日(8月2日)驚現大型滅蚊燈光秀,有網友指「佛山喜提『蚊香痛城』的稱號」。
據了解,為加強防控,佛山市推出了一系列「硬核」防蚊措施。日前,佛山市禪城區在當地公園投放數千條「滅蚊魚」,試圖通過養魚來防蚊。當局還在佛山兩大公園,投放5200條「滅蚊魚」入水中,以生物手段對抗疫情。這些小魚每條每天可捕食數百隻蚊子幼蟲。
中山大學團隊更在三水區投放「華麗巨蚊」幼蟲,這種大塊頭蚊子一生能吃80至100隻傳播病毒的伊蚊幼蟲,且成蟲不吸血,僅以花蜜為食,人畜無害,安全環保。
(視頻來源:微博)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