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舉辦 推動三地青年交流合作走向新常態

會上,「京港澳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團」正式成立。(點新聞記者蘇雨潤攝)

【點新聞報道】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7月31日至8月1日在北京舉行。大會聚焦科技、產業、人才的深度融合,推動京港澳三地科技創新交流不斷深化。與會香港青年科學家代表向點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參會收穫頗豐,與內地頂尖科學家深度交流,不僅及時掌握了國家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更對香港在科技領域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作用充滿信心。

據悉,本次大會作為2025年中關村論壇專題活動之一,以「同心攜手 向新而行」為主題,匯聚京港澳三地青年科學家、企業家、投資機構,搭建多元交流平台,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通信、未來航天、新能源等前沿領域,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釋放京港澳青年科創合作潛力,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動能。

共話行業前沿 凝聚科創共識

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北京海外聯誼會會長馬駿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希望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共築科技自立自強新高地;暢通要素流動,共拓新質生產力發展新空間;增進交流交往,共建青年精英成長新生態。他指出,北京正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京港澳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大會推動一批重點項目簽約落地,為三地科創合作注入新動能。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向大會發來視頻致辭。他指出,北京和香港都是國家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希望通過今天的大會,搭建起京港兩地創科交流的橋樑,匯聚各路精英,共同為國家強國建設以及堅強兩地的科技建設出謀獻策。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研究副教授、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常務理事韓偉告訴記者,香港與北京均有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戰略定位,兩地可實現優勢互補:香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能藉助北京的國家大科學裝置突破研究瓶頸;同時,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可助力北京青年科學家利用香港平台將研究成果推向全球,推動國內科研成果「走出去」。

「北京市港澳創新中心」正式啟動。(點新聞記者蘇雨潤攝)

「與頂尖學者交流是學術研究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數據分析與商業智能實驗室主任劉峻銘坦言,此次參會並與內地頂尖人才進行深入交流,對香港青年科學家而言是難得的機會,不僅能夠拓寬學術視野,更有助於將內地視角有機融入香港的科創發展大局,實現協同共進。

29個項目現場集中簽約

開幕式上,29個優質合作項目現場集中簽約,京港澳三地高校、科創平台、商協會簽署科研數據共享、人才聯合培養等合作協議。同時,「京港澳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團」正式成立,將通過「專業服務+資本賦能」雙輪驅動,常態化服務京港澳三地科創項目與人才成長。

此外「北京市港澳創新中心」同步啟動,北京市科協、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澳門科技總會、等8家單位共建,未來將聚焦科技企業孵化、成果轉化、跨境標準共建,打造京港澳科創資源落地「第一站」。

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現場。(點新聞記者蘇雨潤攝)

(點新聞記者蘇雨潤 北京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舉辦 推動三地青年交流合作走向新常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