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穩定幣條例》於今日(8月1日)正式生效,標誌着香港建立起首個受監管的穩定幣活動發牌制度。在「錨」定Web3.0未來峰會記者會上,香港Web3.0標準化協會執行會長李鳴強調,該條例的生效不僅為Web3.0及穩定幣行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與清晰的合規框架,更讓香港在全球數字經濟加速演進的格局中搶佔了關鍵先機,為Web3.0產業高質量發展築牢了基礎。
此次會議由香港Web3.0標準化協會主辦,螞蟻數科承辦,AI Mall Technology Ltd共同協辦。會議的與會嘉賓包括香港Web3.0標準化協會執行會長李鳴、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國際數據產業聯盟主席車品覺,以及香港Web3.0標準化協會榮譽會長楊德斌,另有多位銀行高管和駐港領事參與。
談到《穩定幣條例》背景與願景,邱達根表示,條例的出台是香港順應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其核心目標是構建「安全可控、創新有序」的穩定幣生態。他指出:「全球穩定幣市場近年來增長迅速,香港率先建立發牌制度,使香港具備了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監管架構,有助於吸引優質機構和企業落戶香港,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Web3.0創新企業。」

當點新聞記者問及香港《穩定幣條例》與全球其他地區有何差異化優勢,邱達根指出香港在穩定幣抵押資產要求方面與國際主要市場看齊,部分標準甚至較歐盟更為合理。
在抵押資產要求方面,香港與美國監管標準大體相當。邱達根強調:「相較之下,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的部分條款更為苛刻,例如某些情況下強制要求30%以上的現金儲備比例。」
針對市場關注的2500萬港元發行保證金要求,邱達根表示這一數字對發行商而言「微不足道」。他指出:「在香港或其他主要市場發行法幣穩定幣,實際發行規模通常達百億級別。相較之下,我們的保證金要求已屬非常之低。」香港監管機構通過對抵押資產設定充分要求,既保障了穩定幣持有者的資產安全,又兼顧了發行商的運營需求。「我們已在資產託管方面做好充足準備,現行要求對發行商合理,同時能有效保護投資者權益。」
目前新加坡尚未完全建立穩定幣監管體系。「新加坡目前仍在討論階段,其支付服務法案雖涵蓋部分加密貨幣交易規範,但針對穩定幣的專項法規仍在制定中。」
車品覺在談及數據資產與Web3.0融合的問題時表示,Web3.0技術有效解決了數據確權、定價和流轉等核心難題,而穩定幣則為數據資產交易提供了標準化的結算工具。他舉例說明:「例如,醫療數據經過脫敏處理後上鏈,可以通過穩定幣實現跨機構的共享與付費,既保障了隱私安全,又釋放了數據的價值。」
此外,在當前聚焦香港與內地數字經濟領域合作的背景下,楊德斌表示,香港與內地的數字經濟交流正從政策對接向深度協同邁進。他舉例稱:「比如在穩定幣領域,香港可依託國際化優勢,探索與內地數字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互補應用,形成『離岸+在岸』的協同格局,推動兩地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