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兆麟
八間資助大學日前與教資會共同簽署了《大學問責協議》,引發各界關注。這份協議不僅確定了特區政府在財政赤字的困局中,毅然決然推動科教興港的發展戰略的決心與毅力,向八大提供2025/2028年三個財政年度的681億巨額公帑,亦首次明確了在提供財政支援的同時,將同步對八大實施問責。即,要求八大在教書育人、培育青年一代港人愛國愛港、服務香港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亦明確要求八大必須主動對接國家發展規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國家發展戰略要求。
《大學問責協議》旨在配合香港發展策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香港發展創造動能,符合香港全體市民對受資助大學的期望;新的大學問責協議,新增了調整撥款內容,明確特區政府或教資會有權針對大學違反香港法例在院校管治或公帑管理方面的重大缺失調整撥款,僅針對大學出現重大管治問題的極少數情況,大學應有的學術自主權力沒有改變。
回看近幾年的香港社會發展,特別是2019年黑暴犯法作亂的亂象,依然令人心有餘悸。其間部分大學一度淪為窩藏暴亂分子,濫製暴力工具,渲染暴亂、「港獨」歪論的道場。有大學教職員工,月月高薪厚祿,竟然「食碗麵反碗底」,公然煽惑並積極參與顛覆及勾連境外反中亂港勢力的違法犯罪活動。更有大學校長公然譴責維護公義與法律尊嚴的執法警察,甚至無視國家,漠視香港,別有用心地聲稱要培養所謂的「世界公民」。因此,加強大學管治問責,提升大學治理水平,端正大學教育方向,培育胸懷祖國,服務香港的愛國愛港人才,已經成為大學教育的必然選擇。與此同時,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香港特區,將更高更廣更深地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需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多元化人才,以提升香港大學教育的競爭力。
過去部分大學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做好窗口及對接工作上稍為被動及並未將其作為大學發展策略的重要部分,今次協議在聚焦高質量發展,為大學制定六大策略方針,包括大學要把握機會致力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貢獻,尤其是「科教興國」、國家五年規劃、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並要遵循中央政府對香港未來的建議和指引,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等重要講話內容,這是聚焦香港當前發展所需,有利於構建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為香港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作為高等教育領域參與者,見到協議也將一些好的做法制度化,我相信定能聚焦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鼓勵大學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來港學習發展,加強與內地和海外知名機構的合作,鞏固提升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優勢最大化,將香港高等教育招牌越擦越亮。
各位高等教育領域的同濟們,共勉之⋯⋯
(作者為大學客座教授、國際關係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