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中環的茶香舊樓裏,曾藏着八路軍的秘密根據地📻;西貢蠔涌車公古廟中,港九大隊的刀槍聲彷彿還在回蕩🔫——這不是電影場景!而是香港真實存在的抗戰記憶!💥
從皇后大道的「粵華公司」到沙頭角的羅氏家族-「抗日第一家」,這些被遺忘的坐標串起了香港最熱血的紅色記憶!賽博打卡下面港九大隊的9個秘密基地,重走東江縱隊的生死營救路——
課本外的香港,悲壯得讓人淚目!
1️⃣玫瑰小堂(黃毛應村)|港九大隊的誕生地
📍地點:新界西貢黃毛應1號
- 背景:1942年2月3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在這座外表寧靜的天主教堂正式成立,成為香港唯一的成建制抗日武裝部隊。三年八個月間,他們秘密營救盟軍飛行員、展開城市與海上游擊戰,對日軍造成巨大打擊。
- 打卡亮點:教堂簡樸中帶有莊嚴,搭配周邊山林村落,拍出歷史與信仰交錯的氛圍照。
2️⃣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中環石牆背後的秘密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20-20B號(原16-18號)
- 背景:1938年設立,表面是茶葉公司,實則負責華僑動員、物資轉運、統戰宣傳、青年回國支援等抗戰核心工作。潘漢年、廖承志都曾在此主持要務。
- 打卡亮點:位處市中心,今為高樓林立區域,適合拍攝歷史隱沒在現代中的對比感。
3️⃣石水澗村|游擊隊的無綫電心臟
📍地點:新界沙頭角石水澗村
- 背景:設置電台與延安通訊,村民林氏家族全力保護游擊隊,甚至在日軍威逼下寧死不屈。林生壯烈犧牲,村屋亦被焚毀。1998年他被列入港九大隊115位英烈名單。
- 打卡亮點:村落遺址雖已荒廢,仍保有電台基座與紀念牌,適合進行歷史尋蹤式拍攝。

4️⃣烏蛟騰村紀念碑|村民與戰士共生死
📍地點:新界沙頭角烏蛟騰村
- 背景:日軍多次掃蕩村莊,村民李世藩等人以命相抗。後人於1951年立紀念碑,2015年列入國家級抗戰遺址名錄。
- 打卡亮點:村外小山坡紀念園幽靜肅穆,可遠足,碑上刻有七位烈士姓名,是感懷忠烈的好去處。


5️⃣沙頭角抗戰紀念館|香港第一座抗戰紀念館
📍地點:沙頭角公路石涌凹段3號
- 背景:由有「香港抗日第一家」之稱的羅氏祖屋改建,11名家族成員全體參戰,組織聯防、建交通站、接應游擊,展館記錄了他們的故事。
- 打卡亮點:三級歷史建築,館內展板與場景復原極具教育價值,推薦親子共訪。(Tips:如需參觀可線上預約)

6️⃣蠔涌車公古廟|短槍隊的秘密基地
📍地點:西貢蠔涌河畔
- 背景:400多年歷史的古廟,在抗戰時期成為沙田短槍隊(劉黑仔所屬)據點,多次偷襲日軍與特務,成功破壞啟德機場油庫。
- 打卡亮點:一級歷史建築,青磚廟身、河堤古意盎然,可拍出懷舊與歷史並存的畫面。

7️⃣糧船灣天后廟|海上中隊的信仰之地
📍地點:西貢糧船灣362約293號地段
- 背景:護航小隊於此轉型為海上中隊,切斷日軍補給、保護文化人士轉移。廟宇為其精神寄託與秘密據點。
- 打卡亮點: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是自然與歷史的絕配地點,推薦以船進入拍攝漁港風貌與廟景。

8️⃣七聖古廟|血戰中的凱歌
📍地點:西貢北十四鄉官坑
- 背景:日軍為控九龍,在此駐軍,港九大隊西貢中隊突襲成功,惟隊員吳壽陣亡,其首級遭懸掛示眾,激起民憤,最終反擊殲敵。
- 打卡亮點:廟宇保存良好,將立碑紀念英烈,是了解抗戰慘烈與決心的重要現場。
9️⃣育賢書室|抗日青年養成所
📍地點:西貢沙腳尾村2巷1A號(不對外開放)
- 背景:書室本為「卜卜齋」,後成游擊訓練中心,教唱抗戰歌曲、訓練青年,並與村民聯手解放西貢墟,收復日軍遺槍。
- 打卡亮點:雖不可進入,但可在門前拍攝書院建築,領略抗戰時期的文化根據地的風采。

🔥为什么一定要走这条路线?
触摸弹痕斑驳的石碑,你会懂「香港人如何用血肉守護祖國」🇭🇰
这不是教科书里的抗爭,是3000个日夜的信仰燎原、鄉土不棄💥
當指尖擦過牆角的彈孔——那些無名的足跡,突然在風中有了形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