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的社會環境、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但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還是要抹黑香港的各種狀況,不過事實證明,香港不但愈走愈順,而且發展愈來愈好。昨日(30日),特區政府發表香港營商環境報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讓香港重建安全穩定的環境,不僅保障市民大眾的權利和自由,也讓香港成為更吸引國際資金和投資的安全避風港。本港經濟連續十季度錄得正增長、全球競爭力以至金融中心排名等均名列前茅,筆者相信即使在環球不穩定因素下,本港仍然會愈戰愈強,穩步向前。
陳茂波指出,金融市場表現亮麗、創科產業快速發展,傳統行業也積極轉型升級,一些面對挑戰的行業,例如零售、餐飲等,也有穩住的勢頭。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林幗瑛則在記者會表示,5月零售總銷貨值已止跌回升,預料6月數據保持穩定;7月訪港旅客按年升12%,反映本港消費氣氛改善,私人消費有望上升。
用數據說明香港的優勢,可謂多不勝數,例如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5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競爭力上升至全球第三;惠譽、標普及穆迪一致給予香港「穩定」的信用評級展望;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指,香港外貿直接投資流入金額全球第三位;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2024年度報告顯示,香港在165個經濟體中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根據香港美國商會2025年香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結果也顯示75%企業認為香港是亞洲的國際商業中心,83%企業對香港法治有信心,90%企業認為香港歡迎外資的態度沒有改變,79%企業在未來三年內無意將其地區總部遷出香港,70%企業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對經營沒有影響。美國商會企業所反映的,筆者認為在美西方政客抹黑香港時,美國在港企業「用腳投票」,除了繼續留在香港發展,更表明了對香港法治有信心。政客可以騙人,數據不可騙人,美國在港企業的行動,更是香港營商環境良好的有力證明。
曾有評論指出,要看香港整體狀況是否良好,股市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事實上,恒生指數去年上升了大約18%,而且今年再升27%,上半年的日均成效額,就達到2400億元;另外,本港今年首7個月有52宗港股IPO,按年上升約6倍,連同本港資產管理規模也在全球前列,不同的數據也指向,本港的安全、穩定環境,吸引資金以及企業進駐,令香港成為穩定且有潛力的市場。
在外圍因素不明朗的情況下,尤其是全球不少地方陷於混亂,各地資金要尋找出路,首要是安全以及穩定,其次是要發展以及增長潛力,香港本身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也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市場,來香港發展事業,也是探索大中華市場的絕佳落腳點;去年,母公司在境外的香港公司接近10,000家,按年上升10%;在2023年1月至今年上半年,投資推廣署也協助了超過1,300家海內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如果香港沒有吸引力,又怎會有近一萬家公司在香港發展?
有人一直在唱衰香港,但香港永遠都「唱不死」,就如曾指「香港玩完」的美國金融家羅奇,之後也改口表示「看法有變」,先不論東升西降這事宜,其實在美國「玩爛」自己的情況下,全球還有哪個市場值得去探索以及進一步發展?答案肯定是在中國。而香港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有普通法體系,又有健全的金融、貿易系統,自然受到內地以及海外企業的支持。未來,香港肯定還有不少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就看港人如何識變應變求變,更好地把握國家發展的「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