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志斌
7月16至22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的香港書展,是亞洲最大型的書展之一,更是香港夏季的重要盛事之一,其目的是為來自海內外的出版社提供推廣新書、宣傳好書的平台,為讀者提供接觸新書及會見作者的寶貴機會。然而,部分打着「獨立出版」口號的書店則趁機暗中出售和發行反華「港獨」的書籍,為所謂的「黃色經濟圈」「輸血」,以書刊為武器,將煽動對立、歌頌「佔中」乃至美化非法暴力的「毒」思想滲透香港社會。其中位於深水埗黃竹街、大南街一帶的「獨立書店」更是舉辦「『無處不閱讀』獨立出版書展暨獨立書店祭」,揚言要「向貿發局『正確示範』,書展不應有『審查』」。此一挑釁行徑更是獲得「612黑暴基金」信託人吳靄儀等人捧場撐腰。
然而,藉着書展時機肆意妄為的除了「獨立出版書展」,更有眾多位於深水埗和旺角「角落」的書店,它們已然淪為「黑暴」的思想餘孽、「黃色書圈」的供應商,將部分暗藏「港獨」和反華內容的書籍運作為「軟對抗」的產業鏈。例如,根據《大公報》的暗中調查,位於旺角的兼售書籍與商品的網店「如一」推銷大量「軟對抗」書籍,尤其是《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一書。此書不僅美化乃至英雄化黎氏賣國求榮、攬炒香港之行徑,更是公然稱讚該書是「今夏最令人期待的新書,記掛仍繫獄中,將一生奉獻給香港的黎智英先生。」黎氏傳記的執筆人為前壹傳媒董事祁福德(Mark L. Clifford),他更是亂港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的總裁。據悉,該組織的會長則由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擔任。毫無疑問的是,所謂黎氏「傳記」不僅僅是違規違法的暗黑「軟對抗」之書,背後更有境外反華勢力積極參與,暗中操作。此外,「如一」書店的訂購網頁還公然出售和宣傳美化違法「佔中」和黑暴劣行的書籍,例如《未竟的革命: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日常抵抗》、《巨浪後:國安法時代的香港與香港人》、《傘後拾年》和《我們的雨傘時代——雨傘時序與媒體運作》等。據悉,「如一」創辦人為前「民陣」成員之一的攬炒派「社區前進」成員朱江瑋,他曾在2019年黑暴期間當選油尖旺區議員,後因被裁定宣誓未被確認而被「DQ」。
筆者認為,無論是「獨立出版書展」還是「如一」書店的公然賣「毒」書,都暴露出一個更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當暗黑對抗由明面轉入地下,當「黃色經濟圈」開始以書籍、小型讀書會乃至海報等隱晦的形式開始運作,我們需要如何利用國安法來規範和懲戒違法行為,又要如何將愛國、國安的意識牢牢地納入香港社會的方方面面。
所謂的「軟對抗」本質上是反中亂港勢力的另一種非法行徑,它旨在對香港民眾的日常生活進行「毒」滲透,對市民的吃穿住行乃至精神生活進行「無聲」的扭曲。例如,位於上環文咸東街的茶飲店「茶痴」便是隱藏於市的一家「黃店」。根據記者的調查, 該店外面並無展示任何與「軟對抗」相關的標語或單張,然而,店內的角落張貼了兩張於2019年黑暴期間所寫的支援暴徒的「打氣卡」。不同於以往舉着大旗、拉着海報的街頭抗議,「軟對抗」更具有精準的組織和系統的目標。例如,同是位於旺角的序言書室,其室外公開貼上了大量的黑暴文宣,如「人傘心不死,待機風雲再起」、「香港城邦建國」、「香港獨立」、「中國特色合理武力」等。根據調查,該書室主要是由李達寧和黃天微在內的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生創立和運作。李達寧更曾舉辦名為「在極權下讀書」的讀書會,為了避免國安的審查,他們自言「序言現時只辦一些閉門及人數較少的讀書會」。
筆者曾撰文指出,「維護國家安全從來都不是『過去式』,而是要時時刻刻牢記於心、身體力行的『現在進行式』。」然而,在暗黑勢力的「軟對抗」面前,筆者更要強調,國安意識必須在市民的日常生活層面得以深化和實踐。換而言之,國安法可以成為懲戒反中亂港分子的「金箍棒」,也必然是保障香港社會繁榮穩定的「金剛罩」,它更應該成為香港市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警報器」和「檢測儀」,讓香港市民在生活的細節方面時時刻刻有國安家安、國好港榮的心態和自覺。
對於香港而言,國安法一方面是雷厲風行地懲戒反中亂港分子,維護香港之穩定,保障國家之安全,另一方面則應該是「潤物細無聲」地重塑和培養香港市民的日常愛國之心,讓國安入駐香港生活之點滴,成為不言而喻的集體共識。
(作者為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
相關閱讀:


